錦鯉女配(18)(第1/2頁)
章節報錯
之前兩個匣子裡有玉鐲玉佩玉耳環還有十條小黃魚,今天肖奶奶給了一個玉鐲,對哦還沒看長啥樣的。
出發下鄉之前父母給了六十元和一些票證,這就是她目前的財產。
要知道在1973年之前,下鄉知青沒有任何補貼待遇。和當地農民一起掙工分,憑工分分糧食。因為當時提的口號就是要和貧下中農打成一片,滾一身泥巴,煉一顆紅心。
之後不同了,補貼政策下來了,不光解決了知青住宿問題還解決了第一年口糧問題。
雖然,她花茶沒趕上趟,但也不在乎的。
來到大隊了,現在住的是大隊的房,吃的是大隊的糧,也沒差。
一路上也有不少新媳婦老奶奶小屁孩的看到了花茶,但都沒打招呼,原因當然是花茶沒給機會啊,那步伐是在快走吧。
花茶只是覺得要打招呼什麼的太麻煩了,而且一圈下來知青院的人飯都要做好了吧?她不能讓人家等不是。
真實原因當然是有花茶自己知曉。
第二天上工要開始了。
花茶前世今生還真沒上過工,她是說這種農作。
難道不是?別說在城市就算在農村又有幾戶人家農作的?大多都被承包了吧,就算沒有也是機械化了,哪裡還需要自己去勞作呢?!
當然也有種菜的人家,但也不是什麼累活。
生物鐘肯定不到點的,但大夥都起來了你不起來也不行。
一頓乒乒乓乓的聲音,洗漱的,做飯的就都熱鬧起來了。
花茶今天開始就要加入知青集體作業,但她沒有直接去做飯,因為她貿貿然的加入也不好,所以就在一旁做些雜活。
比如公共衛生,整理整理物品啥的,一個早飯也不至於擠三個人。
但花茶也是問過的不然別人還以為她扮上了呢。
早飯很簡單,碴子粥配一個雜糧饅頭,當然也有一小碟鹹菜。
這年頭碗筷都是自帶的,所以沒有什麼擺碗筷的說法,更別說洗碗筷這事了。
這也只針對知青院了,一般人家還是正常擺碗筷吃飯的,誰叫大夥都是臨時湊成的“一個家”。
男知青們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挑水進廚房的,菜園澆水的,劈柴的總之也不可能閒著。
一大早,大夥的幹勁就上來了,很快村裡也想起了幹活的喇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