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線女配(1)(第1/2頁)
章節報錯
花茶坐在這裡已經發了好一會呆了。
她穿書了!
別問!問就是不知道為什麼!
原主花茶正坐在茶樓裡,在幹嘛?
在相親!
先說說原書的內容,原主也就是個十八線女配罷了。
原書中男主是個拿五級工資,在糧食供應充足的礦廠上班,而女主則是廠區食堂上班的。
因為女主她媽就是食堂的大師傅,所以女主很自然被安排到了食堂工作,食堂工資也有三十幾的工資,不但有糧食供應還能往家裡帶一點東西,這可是有錢也買不到的,是個讓人羨慕的工作。
原本也沒原主什麼事,但有一次聽到男主的事情後,原主心裡泛酸啊!
她一想到當年她初中時每月十五斤的糧食供應,心裡就酸的很!
那時候平均每一天也就半斤的糧食,拿來幹嘛?塞牙縫嗎?一日有三餐啊!
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女孩子每天都得需要至少六兩糧食,成人女子最少需要1斤,更別說是天天跑東跑西的原主了。
聽聽人家,什麼叫糧食供應充足?!就因為他是職工嗎?
可她也不差啊!她至少是個城裡人,憑什麼那個鄉下人過得比自己好?!
所以她發表了一些自己的言論,然後被人誤認為她看上了人家,的條件。
就這樣而已,男主不過是農村人進城了,而原主不過是說了幾句,就被定為了十八線女配。
花茶:別看在現代,一天吃半斤糧食都算不少,如果減肥的話,可能連二兩都吃不上,那是因為生活條件好,營養跟的上,肚子裡不缺油水。
還有這個十八線女配就這麼安上了也夠憋屈的,因為原主連男主長啥樣都不知道好嘛!
這哪裡是十八線,簡直比三十二線還要遠。
至於女主?那就更加八杆子打不著了。
原主因為口糧問題,加上本身心高氣傲的,一直在鄉下苟著,因為她相信自己能返城。
也是原主自己硬氣,不然早和別的女知青一樣嫁人了。
靠的啥?還不就是當初下鄉時的安置費。
這也是唯一的收入來源了,原主是女娃,你以為家裡能有多少東西給她?
但這安置費也就頭一年才有,一個月二十三塊,這些錢能幹啥?何況又沒有票,很多人都是需要家裡補貼的。
原主七攢八省的每月用掉十三塊,一年時間硬生生給自己攢了一百二十塊錢。
因為她需要為第二年考慮啊,這錢一年時間一過就領不到了的。
這是安置費又不是什麼工資,(國家撥付的安置費,主要用於城鎮下鄉人員的建房補助、生活補助、工具購置補助、旅運費和學習材料費等。安置費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計算,都是有標準的。)
原主不是沒有想過家裡給她補貼點的,可是第一年都沒有,之後能有嗎?她又不在身邊,家裡人還會記著她這個女兒?
但就算如此,原主那幾年也過的很艱苦。
原主是下鄉知青返城回到的城市,因為心氣高也看不上鄉下人,所以一直單身。
這不就被家裡嫌棄了,急著把她嫁出去吧。
可書中說到原主返城之後就沒有了,所以有劇情還不如沒劇情吶。
花茶坐在這裡這麼久,男人就說了這麼久。
對面的男人,三十歲,技術工人,喪偶,有一子,三歲。
花茶愣了愣說:“我下鄉的時候,大冬天的挖河泥,傷了身子,生不了孩子了。”
“而且我這人性子獨,不是自己親生的,我肯定沒什麼好臉,不至於打罵,但肯定有好東西先緊著自己。”
她做什麼要給人當後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