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父與子(新書已釋出)(第2/4頁)
章節報錯
否則必然吃虧。
有了第一次賣瓜失敗的經驗,老趙同志不再賣水果。
除了怕生瓜蛋子外,還容易被人蹭水果。
農村做小生意和城裡還不一樣。
城裡的人,大多都很懂禮貌,也都很矜持。
但村裡很多人,你說是質樸,倒也是質樸,但有時候質樸到不懂得人情世故,就有點讓人不爽。
例如說佔小便宜。
不像是城市裡的人,熟人沒幾個。
農村要是站在集市上,起碼能認識一半以上的人。
若是你賣水果,尤其是一些小水果,很多人就會來隨手拿一個吃,有時候帶著孩子,還要拿幾個。
即使人家不拿,若是你恰好和他們關係不錯,那主動送上幾個,自然也是正常的人情來往。
更不用說,還有親戚。
那個農村人,沒有一兩百個親戚呢。
結果,這一天賣下來,送出去的就佔一大部分。
若是水果是自家種植或者採摘倒還無所謂,但若是批發所得,就很浪費成本。
趙正直是個愛面子的人。
只要是熟人,他都說讓人家嚐嚐。
結果搞來搞去,他賣了一段水果,基本沒賺到什麼錢,只是開心了家裡的孩子,每天都有各種吃不完的爛水果。
2k
痛定思痛,趙正直又有了新的想法。
賣菜。
既然水果損失太大,賣菜不就好了嘛。
別人總不能到攤子上今天蹭個辣椒,明天蹭個黃瓜吧。
於是他便每天天沒亮的時候,去拉著架子車去十幾里路遠的蔬菜批發市場去批發菜,天亮前回到鎮子上,佔好位置。
開始只賣點辣椒,茄子之類的常見蔬菜,後來看生意還不錯,不知為什麼突然信心大增,直接批發了半車的,足足好幾千斤的洋蔥。
結果發現那個洋蔥實在太辣,不是慶城人們喜歡涼拌的品種,涼拌完全辣得沒辦法吃。
完全就賣不動。
於是,老趙家只好慢慢一點點賣,同時自己也不斷消耗。
孩子們發現幾乎每頓飯都是吃洋蔥。
涼拌也是洋蔥,吃麵也是洋蔥,差點沒把洋蔥吃吐。
賣菜的生意持續一段時間後,趙正直的腿實在太疼,沒辦法拖著架子車一來二去趕集,最後無奈終止。
算下來,小賺一點點錢,不是很多。
他相當滿意,覺得至少比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好的多。
停止賣菜後,趙正直又開始看上賣雞蛋的生意。
這也是一種巧合。
趙正直家裡養著幾隻母雞,每天幾乎都下蛋,逢集的話將蛋拿到集市上,就可以換購一週用的油鹽醬醋。
算是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某次趙正直將雞蛋拿到集市上去出售,被一個小販很快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