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總,我沒有……”方健急忙辯解。

趙鵬搖搖手,示意他先不要說:“人很多念頭,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原因,而是由無數個看起來毫不相干的因素最終匯聚而成。

能發生今天這樣的工程安全事故,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錯誤,這恰恰說明我們弗可絲食品公司在長期的管理中,還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而這些漏洞,是你們根本沒注意到或者不屑去注意的問題。

你們不明白,一個公司要做大做強,不是看運氣,不能存在僥倖心理。公司成功做好,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但要一個公司失敗,只需要在這些因素裡找一個不好好做就可以。

我們公司不是以前的草臺班子,不是小作坊。不同規模的公司,需要有不同的管理思維。如果你們還停留在以前小作坊的人管人階段,而不是依靠穩定而完善的制度來管理公司,那即使我們公司開起來,也不可能走得太長久。

你們要記住一個道理,小公司才是人管人,因為人管人路徑最短,消耗成本最低,所以對小公司很適合。

到了中型公司,就要由人管人轉變為制度管人。這個時候,因為公司人員變多,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各部門協調,如果還是人管人,那必然會降低溝通的速率,甚至增加不同部門之間的內耗。最後導致一件事從上到下,所有人都在管,又所有人都沒管好。

這次的安全事故,就是這個道理,你們看起來都在管理專案建設,而且現場還有專門的人負責,可就是這樣,依然還出現這種嚴重的事故,就是因為你們根本沒有用程式化的跟蹤機制來監督和落實。

至於更大的公司要怎麼管,現在還不是你們考慮的事情。你們只要好好考慮前面兩個階段的區別和共性,徹底想清楚,想明白,才能真正把這個公司做好。”

田成和方健聽到趙鵬嚴肅的批評,神情不一。

田成本就是做過企業,甚至自己現在還有個企業正在做,所以他對辦企業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但他從趙鵬嘴裡明白一個道理,為什麼自己之前做企業,也能賺點小錢,但就是沒法做大,往往都在死在做大做強的路上。

無法長久。

之前還以為是運氣不好。

現在想起來,是自己根本沒有明白做企業的真諦。

只停留在小企業的階段。

如果不能很好轉變其思維模式,那即使嘗試無數次,也無濟於事。

一個大企業不是很多小企業的混合,也不是一個企業變大。

大企業,照著趙鵬的說法,其實是一種新的企業。

另外一種經營模式。

田成本是以為趙鵬這個年齡,最多就是仗著身份背景,有些狠勁,也有點小頭腦。

而真正操作的是背後的角色。

可如今聽趙鵬說了這些話,他才發現這個少年有點東西,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幼稚和沒有城府。

他心中,真的有自己的乾坤。

想到這裡,他終於開始認輸,是那種從內心深處的臣服。

自己在趙鵬的麾下做事,也不虧。

年齡不是絕對的因素,自古英雄出少年。

長江後浪推前浪!

“趙總,聽您一番教導,我田成十分慚愧。仔細想來,確實很多事情我都疏於表面,沒有深入實際去思考和管理。而即使注意到的內容,也因為沒有使用很多的方法和途徑,導致結果不是令人十分滿意。

這次的事情,確實是我沒做好。好在問題在開始就出現了,讓我還有挽救的餘地。這次專案的損失,就由我來負責吧,算是對我一個教訓。相信我在此基礎上,能真正理解一些道理,將來走得更加穩當。”

“不不,田總,這事情與您關係不大,都是我做事不夠細緻。”

方健慚愧地低下頭,沉思會,又重新抬起來,“趙總,田總,剛才聽趙總一席話,我越聽越慚愧。兩位領導將工程現場的事情交到我手中,就是對我方健的信任。然而,我卻沒有將事情真正重視起來,而是太過相信現場的包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