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拉與踩(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春年看他坐下來,這才重新環視大家一圈,確認沒有其他人詢問,接著說道:“先前我說了關於經濟作物種植的問題,想必我說的已經足夠清楚,大家也都能聽得明白。但,我接下來說的才說是重點,那就是我們這個村子,要真正脫貧致富,靠經濟作物只能是補充,真正要發展,還是要走工業。”
趙春年說道工業,眼裡開始放光,眼前似乎閃出趙鵬當初找他時的場景。
當時他心裡還有很多不確定,但趙鵬卻兩眼放光,他十幾歲的少年身上既有少年的拼搏,又有成年人的睿智。
他說服了自己。
讓自己也開始相信,人定勝天。
即使是趙家莊這個小小的舞臺,只要用心,想辦法,也依然可以施展理想和抱負。
人生不過幾十年,他已經浪費一半時間,剩餘的時間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
只要有心,舞臺不在大小。
“鄉親們,我們都知道,受制於我們家鄉缺水的氣候寒冷,農業經濟可以發展,到上限很低。也就是說,即使我們花費很大的力氣去種植經濟作物,可能到時候也依然得不到太多的收成。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自然條件我們誰都沒辦法。南方水多,但也經常發生水災,我們這裡沒有水災,但也沒有水。這種現狀,我相信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清楚。”
村民們也都點點頭。
這是事實,大家即使沒見過大世面,但從電視上也看到過南方的世界,很羨慕人家的青山綠水。
不像這裡,每年就幾個月能看到綠色,一到秋天,到處都是黃濛濛,到了冬天,基本所有樹木都會變得光禿禿,地裡全部都是塵土飛揚,沙塵漫天。
大家雖然千百年來,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種地方都已經習慣,但是要說沒有遺憾,或者不向往南方的秀麗風景,那也是不可能。
“……自然條件惡劣,限制了我們生活的狀態。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同樣是種小麥,東部和南方很多省,一年可以種三季,而我們只能種一季。人家的產量一畝地可以打七八百斤,而我們只能打三四百斤。
大家可以算算這個產量,人家一畝地一年能收成兩千斤以上,我們只能收三四百斤,這還怎麼發展農業呢?顯然走農業致富的道路,不是我們的方向,也不可能讓我們過得更好……”
“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關鍵是怎麼辦呢?”
趙正義終於還是沒忍住,陰陽怪氣地說:“話都可以說,我們每一屆幹部班子也都沒閒著,還不是想辦法再帶著大傢伙脫貧致富奔小康。但你也說了,這裡環境和自然條件不好。”
趙正義說話的時候,看向劉曉軍,劉曉軍苦笑著點頭。
“是是是,是這個樣子的,確實不好辦。我們聽聽春年怎麼說,老趙,也不要急嘛。”
趙正義還是那種面帶輕蔑的樣子。
他這種臉色用久了,即使知道今天要低調,不要太惹人反感,可還是忍不住。
就是本能會表現出來。
“趙主任問得很有代表性,我想這也是我們村民都在想的問題。那我今天就告訴大家怎麼辦,我們要從農業為主導的經濟模式轉型到以工業為中心,農業作為輔助的新發展模式中去。”
“工業?”
“什麼是工業?”
“我也不曉得,聽著唄。”
村民們交頭接耳,這會,下面說話閒聊的人基本沒了,大家都被趙春年吸引過去,很感興趣他還要說什麼。
聽到這些新詞彙,也都彼此交流起來。
但純粹是瞎交流,他們大多都聽不懂。
“我們大家想想,每年我們除了種地用掉一點點時間,其他時間大家都在做什麼,其實什麼都沒做。白白浪費了時間,而任何賺錢的模式,都其實最終是時間的價值……
哦,說得複雜了,那我說簡單點。發展工業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讓大家的空餘時間都能賺到錢,在家門口都能找到事情做。為什麼我們要去南方打工呢,就是因為南方的工資高,每個月空餘賺到一千多元錢,那假如我們在村子裡幹活,就能賺到這個錢,大家還願意去南方嘛?”
“當然不願意!”
“不願意!”
“可不去哪裡,賺不到錢啊。”
村民們紛紛議論。
“對,大家其實都不願意。只不過是因為我們這裡沒有幹活的地方。但如果我們發展了自己的工廠,就會有很多崗位,到時候只要願意做事,都能在家門口乾活,這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如果真能這樣,確實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