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百年間,俗世也發生了不少事。

許春娘搖搖頭,又循著記憶中許家村的方向走去,沒多久便走到了村裡。

村口,有幾名孩童正在玩鬧,言語間提到了夫子和公學,引起許春娘一陣好奇。

她走了過去,詢問幾人道,“你們剛才說的夫子和公學,是怎麼回事?”

幾名孩童警覺地看她一眼,閉緊了嘴巴,並不答話。

有一名膽大些的女童見許春娘不像壞人,不答反問道。

“你是哪裡來的人,竟然連夫子和公學都不知道?”

“我以前是住在這裡的人,只是很久沒回來了,並沒有聽說過這些。”

“你以前住這裡嗎?怎麼我沒有見過你?”

女童疑惑地眨了眨眼睛,沒有這一點上過於糾纏。

“夫子就是教書的先生,公學就是我們識字讀書的地方。

聽說外面也有夫子和公學,你是從哪裡冒出來的,竟連這些都不知道。”

許春娘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她怎麼感覺,自己被一個女童給鄙夷了。

“那個……我是從很遠的地方回來的,請問這裡是許家村嗎?”

“當然是許家村了,你要找誰?”

“我找……”

下意識的,許春娘便想說出孃親和哥哥的名字,回過神來,才想起他們多半已不在人世了。

“算了,同你說了你也不知道,我還是自己去找吧。”

許春娘搖搖頭,越過幾名孩童,朝著村子裡老家的位置走去。

原本以為,雙桂巷的許家沒了,老家也鐵定荒廢多時。

哪知剛進入村子不久,遠遠就瞧見七八間敞亮的青磚瓦房,取代了曾經破舊不堪的破茅房。

許春娘原本沉寂的心,猛然跳動起來。

看樣子,他們是從雙桂巷搬回來了。

只是不知,這百年間究竟發生了何事,他們又是何時,自雙桂巷搬回來的。

許春娘微一思索,直接動用大衍術開始推演,很快便有了答案。

原來這百年間,人間並不太平,戰火甚至蔓延到了太平縣。

為了逃難,許家便又從縣裡搬回了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