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他拿報價器的姿勢,好帥啊!(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的速度極快,每個標石上停留的時間均不超過10秒鐘。
而10秒鐘,還包括報價所用的時間。
這是傅松想到的辦法。
既然競拍時沒時間關注這些原石的競拍情況,那就乾脆把所有工作都放在前面。
比如當他看到1號原石,眼睛顯示的價格是24萬,而主辦方給的起拍價是6萬。
他就折箇中,直接報價15萬。
接著看2號原石。
2號原石價值108萬,主辦方的起拍價12萬,那就……56萬。
3號沒有翡翠,主辦方起拍價1萬,傅松報2萬。
好吧,這是他故意在掩人耳目。
吸取了昨天“天生好色”稱號的教訓,傅松知道如果自己今天的表現依舊十分突出,就很容易引起懷疑,並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與其如此,不如干脆混淆視聽,讓別人摸不透自己的意圖。
當然,這個混淆視聽可不是瞎混淆。
那些沒有翡翠的破石頭傅松雖然報了價,但大多都不高,只有某些個別的除外。
比如322號。
這塊翡翠原石不僅有官方起拍價,還有專家評語:
此石“癬”勻而不濁,“松花”晶瑩可透,色帶纖細明亮,其綠如藍,建議賭色。
後面還有專家姓名:燕大冉文年。
可能是冉教授的名頭太響,再加上該原石開了窗,窗內的陽綠色用肉眼都能看到,所以主辦方給的起拍價為100萬。
但傅松眼睛顯示的價格只有12萬。
他忍不住撇撇嘴,沒想到這位冉教授涉獵的範圍還挺廣。
只是您老人家走到哪就坑到哪,這臉皮……和王富貴那老貨有一拼啊!
傅松本想填個雖然沒110萬了事。
不管冉文年在他心中地位如何,但放眼整個古玩圈,還是很響亮的。
他寫過評語的石頭,絕對不可能只有10%的溢價。
但當手指放在叫價器上,傅松改變了主意,直接幹到300萬。
想到這,他心中不禁偷笑,也不知能不能坑到人。
坑不到也沒關係。
因為叫價器的報價,在競標結束前,是可以取消的。
只要傅松記住322號,到時別忘了就行。
此事對他來說,只是件小事,很快就被拋到腦後。
前面還有八百多塊原石,自己的任務依舊很艱鉅。
沒錯,傅松準備把所有原石都報一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