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兵車很安全,前後高低都穩健。四匹公馬步伐齊,步伐齊整性馴良)

菟裘甲士高聲歌唱,很快便勾起了其他士卒的共鳴,卞邑徒卒也開始和著他們的聲音一起高歌。

“薄伐玁狁,至於大原!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猛烈出擊討玁狁,進軍大原敵膽喪。文武雙全的尹吉甫啊,萬邦效法的好榜樣!)

申棖一邊駕著車,一邊忍不住笑道:“子我,你聽啊,是《六月》!他們在把你比作尹吉甫稱頌呢!”

宰予聽到這裡,忍不住老臉一紅:“尹公的德行,哪裡是我可以企及的呢?愧不敢當,愧不敢當啊!”

宰予說這話,倒也不是謙虛,而是他真的認為以自己目前的成績,還無法與尹吉甫相比擬。

從文化上來說,五經之一的《詩》正是由他編纂而成的。

夫子雖然曾經重新修訂過《詩》,但總得來說,還是在尹吉甫的初版《詩》的基礎上進行增加和刪減。

而從治國理政的角度來說,周宣王時期,周王室逐漸衰微,尹吉甫在此時出任太師,輔佐宣王完成中興。

玁狁部族入侵中原,他與南仲奉受天子之命,率軍討伐玁狁,不僅獲得大勝,還一路向西反擊到了玁狁的老巢大原。

之後,又奉命南征,擊敗不服天子教化的淮夷部族。

淮夷懾服於尹吉甫的鋒芒,不敢再對諸夏採取敵對態度,而是重歸周王室治下,向天子稱臣納貢。

自尹吉甫輔國以後,天子的威勢再次於四海內傳播,禮樂的教化再次於天下間盛行。

這樣的人物,宰予即便有心,也只敢仰望尹吉甫,而不敢與他並肩。

現在的他,如果硬要說有什麼成績,大概也就只做了兩件小事吧。

第一,是治理好了菟裘。

第二,是幫助魯國抵禦了齊國的入侵。

如果還要說有什麼成績。

那就是發行了許多的書籍,降低了普通民眾學習的成本。

雖然做到這些事也挺了不起的,但宰予私下裡覺得,他的成績與尹吉甫比起來還是相形見絀。

因而,面對大家的吹捧,宰予只是謙卑回道。

“夫子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雖然我沒有尹公那般賢能,我的德行也沒有尹公那般廣博,但我願意向他看齊。”

季孫斯與孟孫何忌共乘一輛戰車從旁經過,他們聽到宰予的回答,也免不了微微點頭讚許。

孟孫何忌道:“勝則不驕,敗也不餒,居功不傲,無功不怨。君子哉若人!賢德哉若人!”

宰予聽到這話,更不好意思了。

而孟孫何忌看他臉紅,則忍不住哈哈大笑。

“子我,你何必如此謙虛啊!魯齊之戰,你當居首功,你的功績,眾將士都看在眼裡。我作為與你同拜在夫子門下學習的弟子,也是共與榮焉啊!”

而季孫斯則忍不住感嘆道:“既有治境理民之才,又兼辯口利辭之能,如今用起兵來竟又有萬千變化,如天道風雲莫能揣測。宰子,您的這些學問到底都是從哪裡獲得的啊!”

宰予聞言,只是笑道:“自然是從夫子那裡。”

“孔夫子嗎……”

季孫斯聽了,只是微微沉吟。

孟孫何忌看他這樣,忍不住笑問道:“季子難道是想學用兵?”

季孫斯聽到這裡,只是尷尬的笑了笑:“不是我,是我家裡那個不成器的小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