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至仁者,宰子也(5K2)(第1/5頁)
章節報錯
南子聽到年齡、身份都能對上,失聲問道:“您……您當真是菟裘宰子?”
宰予聽到這話,覺得好笑的同時,又覺得有些驕傲。
唉呀!沒想到啊!
宰予這兩個字,已經不止是個人名了,現如今還可以算作是個名人!
宰予拱手道:“予奉受君命,引軍至此,只為進行盟誓。現今,我麾下的人馬正在帝丘城外十五里的鄟澤紮營。您若是不信,派人開口便知。”
衛侯聽到這裡,態度又莊重了幾分。
他笑著回道:“想不到寡人今日竟能與您相見!在我面前談到大夫您的人太多了,他們都稱讚您乃是魯國少有的志節賢德之士,今日一見,果真如他們所言。”
說到這裡,衛侯話鋒一轉:“只不過,大夫來到帝丘,為何不來事先通知寡人一聲呢?您若是早早告知,寡人也不至於對您失了禮數啊!”
宰予聞言,知道即將觸及關鍵點。
於是便行禮拜道:“我作為魯國的大行人,自然有熟知各國曆史源流、卿族關係、近來交際的職責。
我來到帝丘,本應直接來拜見您,只是我瞭解到,您似乎與我國的陽虎之間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事務。
兩國的關係因此出現了罅隙,我擔心您會將對陽虎的怒火轉移到我國的身上,因此心中常懷不安。
而我又聽聞貴國的蘧瑗乃是天下稱譽計程車人君子,所以便前去向他請教與您化解恩怨的辦法。
只是沒想到,還未等我問清楚,便受到了您的召見,真是讓我誠惶誠恐。”
宰予這麼坦承,反倒讓衛侯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實對於衛侯來說,陽虎事件,他需要的也就是一個魯國的態度。
現在宰予身為魯國派駐衛國的最高代表,他的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就代表了魯國的意志。
既然人家堂堂魯國大行人都這麼誠懇的致歉了,那衛侯自然也不好意思繼續追究了。
但不追究是對於魯國,衛侯對於陽虎依舊是恨得咬牙切齒。
他回道:“大夫不必如此苛責自己,這本就不是您犯下的錯誤,您又何須向我致歉呢?
只不過,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想要私下裡問您,不知道……”
宰予今日來是有求於衛侯,衛侯都這麼說了,他當然也只能應允。
“您請講。”
衛侯琢磨了一下,考慮到宰予現在的身份,因而還是沒有直接問出口,而是委婉的修飾了一下問題的內容。
“我聽說您所在國家的政權,正掌握在一位邪曲之人的手中。為什麼以大夫您的能力,偏偏要去降低自己的身份,譭譽自己的聲名,而去事奉那樣的邪曲之人呢?”
宰予聽到這個問題,只感覺頭皮有些發麻。
這問題,的確不大好回答。
他現在也弄不清楚衛侯說這話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到底是想要挖人,還是單純的抱怨陽虎,抑或是藉此來試探他對於陽虎的態度。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絕不能在衛侯面前說陽虎的好話,因為那會將兩人之間好不容易才拉近的關係再次疏遠。
可與此同時,他也不能在衛侯面前說陽虎的壞話,因為那就等於留下話柄了。
在沒有探明敵友以前,授人以柄可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因而,宰予微微沉默了一陣,俯身拜道:“我不成器,沒有什麼才能,而我的族人與家中子弟又不如我。
而在菟裘仰仗我維繫祖宗祭祀的也有五百戶人家之多,所以我不敢選擇效忠的物件。”
衛侯和南子聞言,面上皆是起了一些變化。
南子是覺得欣喜,宰予所說的話,正好印證了她之前的觀點,也對應了她從《仁報》上得知的諸多訊息。
宰予明明是如此出眾的君子,又為國家立下大功,然而卻退身託辭說自己建功立業是為了照顧家族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