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誡無垢,思無辱。(第1/2頁)
章節報錯
宰予伴著蘧伯玉坐在馬車上一路前行。
他也忍不住感嘆蘧伯玉真是位表裡如一的君子。
哪怕是這黑燈瞎火的時候,也不忘恪守禮節,都一大把年紀了,路過公宮門前,還要專程下車行禮。
不過話說回來,陪伴在這樣一位君子身邊,宰予也終於徹底的體會了一回什麼叫做見賢思齊。
如果換做往常,他黑夜裡路過魯國公宮,都做不到下車行禮,頂多站在車上憑軾而望以表尊重。
而現在他到了衛國,以一個外臣的身份,反倒一板一眼的守起禮來了。
宰予忍不住向蘧伯玉請教道:“蘧夫子,您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的恪守禮節,難道就不覺得疲憊嗎?”
蘧伯玉聞言,只是微微笑著:“您是魯國來的君子,難道不知道魯國有一位名叫魯國有一位名叫機汜的恭謹之士嗎?”
宰予聞言,回憶了一下這個名字,發現自己並沒有印象。
於是便恭敬的向蘧伯玉請教道:“我的年紀不高,未曾聽說過他的事蹟,如果蘧夫子不嫌棄的話,能為我介紹一下嗎?”
蘧伯玉聞言說道:“機汜當初年紀已經快七十歲了,做起事來卻更加恭謹小心。
他冬天走在沒有陽光的地方,夏天走在太陽照曬的地方,經過集市不敢停留,眾人行動一定跟隨,坐的時候一定正襟危坐。
吃一頓飯的時間,要數次站起,看見穿著富貴、粗陋衣服計程車人,機子都要向他們行禮。
魯君問他說:‘機子年紀大了,難道不可減少一些恭謹嗎?’
機汜回答說:‘君子奉行恭謹,可以用來造就他的好名聲。小人學習恭謹,可以用來免受刑罰。
國君賜下的座位,哪有不安穩的,可坐上去的人尚且還要提防跌倒。
一人獨自享受食物,哪有不覺得高興的,尚且還要提防被食物噎住。
現在像我這樣的,吃著國家俸祿的人,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天下間較為幸運的人了,然而我本來不一定就應該這麼幸運的。
您看那天下的鴻鵠一飛沖天,難道不是飛得很高嗎?
但是用繫著絲繩的箭弋射,還是可以把它射下來。
虎豹都是兇猛的野獸,但是人還是可以吃它的肉,睡它的皮。
稱譽別人的人少,而誹謗別人的人多,如今我已經快七十歲了,還是時常擔心刑罰加到我的身上,所以又怎麼敢捨棄恭謹呢?’”
說到這裡,蘧伯玉又接道:“古諺中說:誡無垢,思無辱。
引以為戒就不會留下汙點,謹慎思考就不會招致恥辱。
《詩》裡也說了:溫溫恭人,如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溫和恭謹那些人,就像站在高樹上。
擔心害怕真警惕,就像身臨深谷旁。
心驚膽戰心不安,如同踩在薄冰之上,誠惶誠恐怕淪喪。
這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啊!”
宰予聞言不免感嘆:“您能在衛國久居,而始終不會招來禍患,恐怕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
蘧伯玉聽到這話,又是恭謹的向宰予施禮道:“我也希望您能夠引以為戒啊!”
宰予聽到這話,頓時明白了蘧伯玉的意思。
他先前同蘧伯玉交代了他的處境,蘧伯玉現在也是在提醒他高處不勝寒,越是高位應該越發謹慎的道理。
但他轉念一想,蘧伯玉同他非親非故,僅僅是因為今天白天的三兩句話,便決定出手相助,還苦口婆心的告誡道理。
君子之為利,利人。
小人之為利,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