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婚姻大事(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宰予看來,冉求的勸諫不無道理。
以春秋各國氏族互相通婚的歷史經驗來看,與實力差距過大的勢力聯姻,從來都是利弊參半的。
利自然是可以獲得來自女方孃家的強力支援,有的人更是可以靠著老婆一飛沖天。
遠的不提,就說近幾年,楚國就有一位因為娶了公室女子而一躍成為大夫的人物。
當初,吳國攻破楚國都城郢都,楚王在慌亂之中連夜出奔。
因為吳軍攻勢太猛,所以一時之間也來不及準備車輛,楚王和他手下的大夫們大多數只得徒步逃亡,實地上演了一場春秋馬拉松。
好在吳軍的心思都在搶劫郢都的財物上,所以沒有多少人去追擊楚王,因此他們才得以脫困。
而在徒步逃亡的過程中,楚王的妹妹季羋因為體弱,步行沒多久就再也走不動了。
眼見著身後的吳人就要追上,情急之下,楚國小臣鍾建背起季羋抬腿就跑。
就這樣,鍾健揹著王女一路跟著楚王跑到了二百里外的鄖地。
後來,楚大夫申包胥前往秦國求來援軍,幫助楚國擊退了吳國的攻勢,楚王也終於得以回到國都。
此時楚國境內百廢待興,楚王為了穩固外部環境,於是就打算讓妹妹季羋嫁到附近邦國,透過姻親關係建立同盟。
但季羋估計是在逃亡的日子裡與鍾建產生了感情,於是就耍滑頭,向兄長辭謝說。
“按照禮法與風俗,作為女子,就是應該要遠離男子。我雖然很想遵從您的命令,可是鍾建已經背過我了。”
換成現在的話來說,季羋的意思就是——我不乾淨了。
楚王一聽這話,頓時被妹妹幹沉默了。
禮法?
咱楚國啥時候開始講起這東西了?
不是‘我,蠻夷也’嗎?
妹子,到底是你記錯了祖宗的教誨,還是我把師保的教育學劈叉了?
不過楚王稍微一琢磨,很快也明白了妹妹的心思。
於是在短暫的掙扎之後,楚王終究還是心疼妹妹多一些,就沒有強行讓她出嫁,而是將她嫁給了鍾建。
因為自己這個妹夫的身份實在太低,所以楚王乾脆順手給他封了個大夫,讓鍾建去做掌管音樂演奏的樂尹一職。
聯姻的好處說完了,接下來就該輪到弊端了。
僅就魯國內部而言,引起了季氏內部混亂的季姒,就是齊國鮑氏的女子。
齊國鮑氏雖然比不得國高二族那般顯赫,但同樣也是穩居齊國第二梯隊的大夫之族。
他們的祖先,正是管鮑之交的主人公之一鮑叔牙。
而季姒作為鮑文子的女兒,遠嫁到魯國季氏。
一方面,幫助丈夫季公鳥提升了他在魯國國內和季氏族內的地位。
另一方面,當季公鳥死後,季姒與僕隸私通並詆譭季公若等人,但季平子在知曉真相後,卻依然選擇讓季公若抗下汙名,還冤殺季公鳥的家臣申夜姑。
這雖然是為了保全季氏的最大利益,但也不得不考慮到來自齊國鮑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