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忠義兩全(3K6)(第2/4頁)
章節報錯
即按照軍民一體化的模式進行訓練與徵調。
齊國的國人,每五家劃定為一軌,每逢戰時,一軌出五人,由軌長率領。
十軌編為一里,戰時一里出五十人,稱為一小戎,由司長率領。
四里編為一連,戰時一連出二百人,稱為一卒,由連長率領。
十連為鄉,戰時出兩千人,稱為一旅,由鄉良人率領。
五鄉為一帥,戰時出一萬人,稱為一軍,由五鄉之帥率領。
而司馬穰苴的改革,則奉行的是精兵策略,主要用於規範戰時部隊的編制與選調。
他將軍伍編制嚴格劃分為:百人一卒,二十五人一兩。車九乘一小偏,十五乘一大偏。
而國夏雖然只有一萬五千人,但他的手下卻足有五十大偏、五十小偏,合計戰車一千二百乘。
雖然一千二百乘的戰車還無法做到人人有車坐,但換算下來國夏軍的人車比已經高達12.5比1。
所以說,他手下的這支部隊,已經可以稱作強軍中的強軍。
也正因為有了這麼多車,所以國夏才可以像是蝗蟲過境一般收割魯國境內的新糧。
不過也正是因為戰車帶的太多,步卒的數量太少,所以國夏在攻城時就顯得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畢竟拿戰車衝城牆這種敗家子行為,他可幹不出來。
只是……
現在就這麼回去了,等回了齊國,在齊侯面前,他也實在不好交代。
就算攻不下幾座城,最起碼也得打個勝仗回去交差啊!
國夏左思右想,正在為難之際,忽然又有甲士走入帳內回報。
“國子,籍丘大夫回來了。”
國夏聞言喝令道:“讓他馬上來見我!”
“那個……國子……”
“怎麼了?”
甲士面露難色:“據……據斥候打探,籍丘大夫的屁股後面,好像……好像還……還跟著點東西……”
“跟著點東西?”
國夏皺眉問道:“籍丘大夫難不成還長尾巴了不成?”
甲士回稟道:“不,不是那個意思。籍丘大夫的身後,跟著上萬魯軍,看他們的意思,似乎是想來圍攻陽州。”
“圍攻陽州?”
國夏聞言哈哈大笑:“好!讓他們來!魯人真是膽大包天,不在大野澤好好待著,居然敢來陽州附近的原野上與我決戰,這真是活膩了!”
“報!!!”
國夏話音剛落,又有一人衝進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