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菟裘租界(第1/4頁)
章節報錯
平陽公宮中,醇酒的香氣悠然飄出,管絃樂聲悠揚婉轉。
宰予與子貢坐於杞子左首,而杞子的右首坐著的則是杞國的諸位大夫。
不過杞國的大夫人數,明顯無法與齊魯這樣的國家相比較。
雖然宰予早有心理準備,可等到晚宴開始時,還是險些沒繃住。
他知道杞國小,但全國上下只有三位大夫,是不是過分了點?
雖然這件事很離譜,但細想起來,似乎又合情合理。
杞國不過是個方圓幾十裡的小國,杞子自己佔著最肥的平陽,分走了一大半。
剩下這六位大夫,平分剩下的土地,一人估計也就佔著二三里。
怪不得《禮》中說,小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下卿呢。
原來不光是出於尊卑的考慮,還有現實意義的基礎啊!
宰予掂量了一下杞子的份量,總算明白為什麼他對魯國的下大夫都這麼謹慎了。
杞子不謹慎不行啊!
就宰予進入平陽看到的情況而論,杞國這個百乘之國的名號虛得很。
不論是民戶多寡,還是日常守備,城邑面積,平陽都是無法與曲阜、臨淄相提並論的。
曲阜和臨淄都是萬戶以上的大城,其中臨淄的民戶更是高達七萬。
而杞國的平陽,宰予粗略估計,也就千戶出頭。
杞國最富饒的城邑都這樣了,剩下的就更別指望了。
也就是說,真要打起仗來,杞國傾全國之力,把牙咬碎了,能出動的大概也就是兩三千人。
就這麼點兵力,宰予現在都能和他碰一下子。
而等到三百甲士武裝完畢後,宰予甚至有種自己可以幹挺杞子的幻覺。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說是幻覺,因為弱小國家突然暴斃的例子在春秋屢見不鮮。
當年魯國的鄰國鄅國就是這麼滅亡的。
鄅國比杞國還要弱小,國內僅有鄅邑一座城池。
魯昭公十六年秋天,鄅國的國君鄅子帶著國人出城耕作,結果他一出城,訊息馬上就傳到了鄰國邾國的耳朵裡。
邾國對鄅國早有圖謀,於是就趁機對鄅國發動了偷襲。
他們在鄅邑一頓打砸搶,就連鄅子的老婆和女兒都被邾人搶跑了。
鄅子帶著國人結束勞作回家後,望著一片狼藉的家,全都傻眼了。
辛辛苦苦種地不就是為了養家嗎?
現在老婆孩子都沒了,那還活著幹什麼呢?
鄅子大哭一場後,便決定和妻女一起去做俘虜。
邾人看他這麼可憐,於是便把老婆還給了他,但把女兒給扣住了。
鄅子欲哭無淚,於是只能帶著老婆去投奔岳父宋國左師向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