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老說:鳳凰前面長得像鸕鵠,後面像麒麟,蛇頸魚尾,鶴頭鴛鴦腮,龍紋龜身,燕喙雞啄。

鳳凰的頭上戴著德,頂上顯著義,後背負著仁,心中懷揣著誠信與智慧。

它吃東西的時候講究規矩,飲水時講究儀容。

離去時有文彩,來臨時有祥瑞。

鳳凰晨鳴稱作‘發明’,晝鳴稱作‘保長’,飛鳴稱作‘上翔’,集嗚稱作‘歸昌’。

它的羽翼挾著仁義,心中懷抱忠誠,腳下踏著正路,尾巴繫著英武。

小聲叫時必定和著鐘樂,大聲叫時必定和著鼓槌。

鳳凰伸長脖頸,伸展雙翅。

五色光彩全部呈現,興起八方風雲,風雲降下及時雨,這就是鳳凰的形象。

鳳凰推究萬物,順隨福澤,幻化各種形狀,通曉天地之間的規律。

它離去就發生災難,出現就帶來福澤。

鳳凰通覽九州大地,觀望八方風雲,文治武功齊備,匡正國家,懾服奸邪。

它的威嚴光照四方,無論是聖人、仁人、賢人都拜服在下。

所以,當君主有了鳳凰一方面的美德,鳳凰就會經過這裡。

有兩方面的美德,鳳凰就會在這裡停歇。

有三方面的美德,鳳凰就會在春秋兩季來臨。

有四方面的美德,鳳凰就會在四季出現。

如果君主能夠兼具它五方面的美德,那鳳凰就會終身居住在這個國度了。

黃帝聽完天老的描述,感嘆道:嗨呀!鳳凰的德行,真是盛大啊!

於是他就頭戴冠冕,繫上黃色的衣帶,在中宮齋戒。

鳳凰感受到了黃帝的德行與誠意,於是就遮天蔽日的降臨了。

黃帝從東階走下,向西行禮說:上天賜福,怎敢不承受天命?

於是鳳凰就降落在東面的園圃中,吃黃帝園林裡竹實,棲息在梧桐樹上,終身不再離去了。”

說到這裡,宰予扭頭看向趙毋恤和公輸班,問道:“我從前讓你們背《詩》,《詩》的《大雅》裡有一首《卷阿》,你們背熟了嗎?”

公輸班被宰予問的一愣,但一向認真刻苦的趙毋恤卻已經反映了過來。

他舉手問道:“夫子,《卷阿》裡有一句:鳳皇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這說的大概就是您剛才說的這件事吧?”

宰予聽了,滿意的點頭道:“毋恤啊!現在我已經可以同你談論《詩》裡的道理了。”

公輸班聽到宰予誇獎趙毋恤,急的問道:“夫子,那您什麼時候能同我談論《詩》呢?”

宰予裝作痛心的搖頭道:“連《卷阿》你都背不來,我就是有心與你談論,你能瞭解我與你談的是什麼嗎?”

公輸班聽到宰予的話,紅著臉垂下小腦袋,認真的給夫子行禮認錯。

“從前是我冒犯了夫子,現在我將要去背《詩》了。希望您在我背完了《詩》後,可以願意同我談論道理。”

說完,公輸班便邁著小步子一路跑了回去,臨走前還不忘氣鼓鼓的瞪了趙毋恤一眼。

“居然瞞著我偷偷背《詩》!”

趙毋恤還想解釋:“那是我從前就背會了的呀!”

但公輸班可不聽他解釋,畢竟以他那裝滿了木匠手藝的小腦袋瓜子而言,估計是很難理解趙毋恤這種讀上幾遍就能熟練背誦的超凡記憶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