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治水還送老婆?(3400字)(第1/3頁)
章節報錯
淄水之上,碧波盪漾。
雄舟大翼隨著浪濤起起伏伏,三名舳艫手整齊劃一的吆喝著號子,五十名棹手隨著號聲搖動手中的船槳。
遠觀上去,那連綿起伏的船槳如同音符一般有節奏的律動著。
“綏綏白狐,九尾龐龐。成於家室,我都攸昌。
宰予端坐在二樓平臺的帷幕之下微微合目,體會著越地的風情逸趣。
之前歐冶子告訴宰予,他的徒弟干將與莫邪已經先行去了齊國,等他們到了齊國後,便讓干將去菟裘輔佐他開礦冶鐵。
但宰予生怕干將這種高精尖人才被拐跑,再加上菟裘有冉求、高柴他們管著,宰予也比較放心。
於是他非要拉著子貢親自去齊國跑一趟,以表達他對高階技術人才的尊重,順帶出國旅遊,趁機療養一番。
宰予聽著耳邊時不時響起的越地民謠,感覺歌詞朗朗上口,曲調優雅動聽,聽上去頗有生趣。
只可惜越地方言與魯地區別甚大,宰予雖然覺得好聽,但卻不能領會其中含義。
但好在他可以請教身邊的范蠡。
宰予問道“少伯,棹手們唱的是什麼?”
范蠡端起面前的酸漿小酌一口,隨後笑著解答道:“這是我們越地的民謠《塗山歌》。當初大禹奉命治水,年過三十而未娶,擔心自己年紀大了之後不能生育,無法留下子嗣。於是他就向上天祈禱:如果您同意我娶妻的話,請給我答覆。
正巧他此時路過塗山,在路邊看到了一隻白色的九尾狐。
於是大禹就很高興對身邊的人的說:狐狸是白色的,我的衣服也是白色的,狐狸有九隻尾巴,這是不合常理的,說明是上天派它來答覆我的,我馬上就能娶妻了。
生活在塗山附近的塗山族人聽說了這件事,也認為這是上天對大禹的垂憐,於是就邀請他過去作客,並把塗山氏之女嫁給了他,大禹稱她為女嬌。”
宰予聽到這個故事大感驚奇。
上天辦事這麼講究嗎?
治水還給分配老婆的?
大同社會也沒這個福利待遇啊!
宰予琢磨了一下,別管靈不靈驗,多少信一點,反正不吃虧。
想到這裡,他忽然挪了挪膝蓋,朝著江水連連下拜。
范蠡見了,忍不住問道:“宰子,您這是幹什麼呢?’
宰予閉上眼,嘴裡嘟囔著禱詞:“如果您同意我娶妻的話,請給我答覆。’
他這一本正經的模樣,逗得一旁的歐冶子連聲大笑。
“我還真不知道,原來您竟是這樣有趣的妙人。”
范蠡見了,也只能哭笑不得的問道。
“宰子,以您的尊貴和財富,娶妻難道還用向上天禱告嗎?’
一旁的子貢揶揄道:“那可說不定,也許他就要像過了三十歲的大禹那樣,沒了生育能力呢。
宰予本想發怒,可他看見這麼多人望著他,也不好當面發作。
於是只得咳嗽一聲,借用夫子的話陰陽怪氣他。
“夫子說過: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德行高尚的君子,對人的一舉一動沒有不得體的地方,對人的一顰一笑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對人的一言一語沒有失禮的地方。
所以君子的容貌足以使人敬畏,君子的臉色足以令人畏懼,君子的講話足以令人信服。《甫刑》上說:外表恭敬,內心戒慎,要使別人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一點可以挑剔的話。語罷,宰予還一本正經的轉過頭,衝著旁邊吃著瓜果看著書的公輸班與趙毋恤說道。“班,毋恤,我說的話,你們記住了嗎?’
倆小孩兒被宰予問的一懵,只得點了點頭。
“回夫子,記住了。
子貢怎麼能聽不出宰予這小子是在指桑罵槐,他回懟道。
“從前夫子還說過:祭祀祖先的時候,就要如同祖先真的在那裡。祭祀神靈的時候,就要如同神靈真的在那裡,
平時不敬神靈,等到有求於他們的時候,再去祭祀,這實在不應該是君子所認同的行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