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看《管子》時,還以為您是位年紀頗大的長者,沒石到居然如此年輕。

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便已經身居大夫這樣的高位。

與您比較起來,蠡真是慚愧不已啊!”

宰予與范蠡相談甚歡,二人談笑之間,忽然看見船上又走下一位鬢角斑白的老人。

只不過這老人顯然與宰予印象中的老年人截然不同。

尋常人到了他這個年紀,早已是老眼昏花、走路直哆嗦了。

但這越地的老人,不止精神矍鑠、雙目灼灼,甚至連外型也十分的野獸派,給宰予一種無與倫比的視覺衝擊力。

大冬天打赤膊,尚且可以誇一句老人家真是老當益壯。

右胸用青紅樹汁刺出的蟠龍出海紋身,也可以用吳越地區的圖騰崇拜解釋。

但左胸刺的這個金雞報曉,宰予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你紋個龍,宰子敬你一聲社會。

你紋只雞,是石表達什麼含義呢?

那老人見到宰予在看他,於是便乾脆衝他拱了拱手,就算是行過禮了。

宰予也不敢要求老人家細節上做的多好,只得笑著給他還了一套完整的。

之後,他還忍不住向范蠡發問:“這位老丈是?’

范蠡聽了,只是笑道:“哦,忘了給您介紹了。這位是我國的歐先生。”

“歐?”

宰予回憶著關於歐氏的相關資料。

歐氏在越國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氏族了,歐氏源自姒姓,也就是大禹後人。

當初大禹治水成功,在會稽召叢集臣,並舉行慶功大會,所以他死後,也被埋葬在這裡。而夏朝傳位到少康時,他為了能夠正常祭祀與守衛大禹的陵墓,便將庶子無餘分封到了會稽,建立了號為‘禹越’的國家。

後來夏朝覆滅,商朝建立,商朝覆滅,周朝建立。

在長達一千五百年的歷程中,中原地區互相征討,其他地方自然也沒有閒著。

大家時而文鬥,時而武鬥,直到武王伐紂結束,天下還是不得安生。

武王死後,周公輔佐年幼的成王治理朝政。

周公一看這情況,覺得不行。

你們打仗搶地盤我不反對,但大家必須得立個規矩,打仗得按套路,不能胡打。

這個套路,主要有立足於一個基本點。

那就是,大周人不打大周人。

你打夷狄沒人管你,甚至王室還鼓勵你,賜下弓矢,把你的自由戰爭權點開。

齊、魯放在東海之濱,賦予你討伐淮夷的權力。

晉、燕置於北野之地,賦予你征討赤狄、白狄、林胡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