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郊外的曠野上,戰車排列成行,魯軍士卒昂首前行。

這一次攻莒的作戰,比預想中來得更加順利。

自從莒人林間突襲失敗後,他們乾脆退到第二線進行防禦,完全沒有與魯軍在鄆地硬碰硬意思。

而在魯軍包圍鄆城之後,鄆地的民眾也早早的在城頭掛出了魯國的旗幟,相當絲滑開城投降,一點要抵抗的意思都沒有。

畢竟魯、莒兩國圍繞鄆地的爭奪已經持續了百年之久,那裡的老百姓早就對兩國輪流坐莊的模式習以為常。

魯國人來了,就感沐諸夏禮儀教化,高唱詩書禮樂。

莒國人來了,就在臉上塗抹染料,轉身遁入東夷。

你們兩國打你們的,別耽誤我們鄆人養桑種地。

而鄆地的順服也讓陽虎等人十分滿意。

他們在與鄆地的國人盟誓之後,也沒有繼續進攻莒國的想法,而是高高興興地帶著軍隊返回了曲阜。

各部傷亡不大,還為魯國收復了失地,在史書上留下了一句‘陽虎、季孫斯、孟孫何忌帥師攻莒,收復鄆地’的評價。

對於這些渴望青史留名的人來說,還有什麼能比這更重要的呢?

魯軍凱旋而歸,與此同時,盤點殺敵數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

根據隨軍計吏的統計,宰予的車組最終得到了斬首三十一人的高度評價。

宰予原本對於這個戰果極其滿意,但當他得知了卞莊子的戰績後,還是忍不住陷入了沉默。

卞莊子居然足足陣斬五十人。

這是何等駭人的戰績?

他一個人殺得居然比宰予他們一個車組還多。

宰予一度懷疑計吏是不是為了樹立典型,所以把卞莊子那些親衛殺掉的敵人也算在了卞莊子的頭上。

不過不管怎麼說,卞莊子就算沒殺滿五十個,二三十個還是有的。

宰予帶著從計吏那裡傳回的訊息,一路小跑追到了前方的戰車旁。

駕車的子貢看他回來了,滿臉期待的問道:“計吏怎麼說?給我們算了多少殺敵數?”

冉求和申棖也滿眼放光的望著他,大家都指著這次的戰功向上晉升呢。

大家如此期待,宰予也不好拂了眾人的興致。

只好開口道:“我有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你們要先聽哪一個?”

申棖急不可耐的問道:“好訊息是什麼?”

宰予咳嗽一聲:“我們車組與卞莊子合砍八十一人。”

冉求和申棖聽了,激動地也顧不得什麼禮數,竟然直接擊掌表達內心喜悅。

而子貢則眉頭一皺:“那壞訊息呢?”

宰予的臉一拉:“卞莊子殺了五十個。”

子貢抿了抿嘴唇:“那倒也不算太壞。我們四人斬首三十一人,分攤下來每個人也有七八個。”

宰予兩手撐著車軾爬上戰車,坐在車廂中灌了兩口涼水,隨後一抹嘴唇,道。

“我剛才和計吏說了,三十一人當中,算我一個就行。其他三十個都分給你們了。”

宰予一早就盤算好了,這次論功行賞,他的功勞主要在於穩定軍心和射殺莒帥。

多殺幾人、少殺幾人,其實沒什麼區別。

但對於子貢他們幾個來說,多一個斬首,少一個斬首,其中的區別可就大了。

因為盤點功勞,一般是以五為單位遞增。

五人以下,是一種賞賜。

十人以下,是另一種賞賜。

而十人以上的賞賜,又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