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何為完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初臧武仲因得罪了孟氏,所以不得不逃離了魯國。
後來,他在自己的封地防邑給國君傳信,要求擁立臧氏的後代為卿大夫,並以此作為條件,換取他離開防邑。
您當時曾評價過這件事,說:臧武仲憑藉防邑請求魯君在魯國替臧氏擁立後代,雖然有人說他不是要挾君主,但我不相信。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臧武仲這種犯上作亂的人呢?”
孔子聞言搖頭道:“賜啊!我可沒有說讓你去學習臧武仲的這些事,我是讓你學習他的智慧啊!
當初楚人正準備進攻陳國,結果聽到陳成公病逝的訊息,就根據聞喪不伐的禮儀,停止了進攻。
但陳國卻以為楚人是畏懼了,依舊不聽從楚國的命令。
臧武仲聽說了這件事後,說:陳國不服從楚國,一定滅亡。大國遵守禮儀,但周邊的國家卻不去仰慕它的德行而順服。這種情況,對大國來說尚且會產生災難,何況是對於小國呢?
結果喪期一過,陳國果然被楚國滅亡。
臧武仲能從一些小事中發現未來的預兆,這種智慧難道不應該學習嗎?”
子貢聞言,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可子貢那邊是明白了,宰予又想不通了。
“夫子,我也有問題!”
孔子點頭道:“予啊,想問你就說吧。”
宰予恭敬拜道:“您剛剛還說應該學習卞莊子的勇武,可卞莊子之所以被認為勇武,是因為他曾與老虎搏鬥。
但我記得您以前說過: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大河,即使這樣死了都不後悔的人,我是不會與他共事的。
依照這個說法,卞莊子去和老虎搏鬥,難道不是愚蠢嗎?為什麼要學習他與老虎搏鬥的勇敢呢?”
孔子聞言,又搖頭道:“予啊!你這就叫做之看到了事物的表面現象,卻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
卞莊子之所以被人們稱頌為勇武,不僅僅是因為他曾與虎搏鬥,更是因為他在與虎搏鬥中採用的策略。
如果單單只是因為與虎搏鬥獲勝便會受到天下人的稱頌,說他勇武,那天下人未免也太愚鈍了。”
宰予問道:“那您可以具體說說卞莊子受人稱頌的原因嗎?”
孔子道:“當時,卞莊子正在郊外的旅館休憩,卻突然發現對面的原野上有兩隻老虎正在吃一頭牛。
卞莊子擔心這兩隻老虎會危害附近的民眾,於是就拔出劍來準備殺掉這兩隻老虎。
但旅館的僕人卻阻止了卞莊子。
僕人說:兩隻老虎吃一頭牛,食物好吃,自然會引起爭鬥。一旦它們爭鬥,結果肯定是強壯的老虎受傷,弱小的老虎死亡。等到那個時候,您再去刺殺受傷的老虎,不止可以得到殺掉兩隻老虎的名聲,還能減少損失,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卞莊子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便原地等待。
情況果然像是僕人說的那樣,於是卞莊子趁勢出擊,一舉擊殺了受傷的老虎,而獲得了殺掉兩隻老虎的名聲。
這就是二虎相鬥,必有一傷的典故,卞莊子因此而成名。
所以說,我要你們學習卞莊子的勇武,是學習他審時度勢勇於出擊的行為,不是讓你們撲上去直接與兩隻老虎搏鬥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