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晉國六卿(為盟主日寺日加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總而言之,沒有一個善茬。
晉侯接見,六卿也全部到場,這一次的宴會,晉國可謂是給足了魯國面子。
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
本來楚國被吳國打殘,正是晉國擴張勢力的大好機會。
但自從出了中行寅向蔡侯索賄未果的那檔子事以後,晉國的國際聲望一落千丈。
一向致力於恢復往日齊桓公霸業的齊侯,抓住了這個機會,向中原各國丟擲橄欖枝。
各國也是苦晉久矣,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紛紛投入齊國的懷抱之中。
春秋知名二五仔鄭國率先跳反,與齊侯達成聯盟,諸多小國聞風叛晉。
衛國也三心二意,與齊國眉來眼去,隨時可能反水。
至於魯國,如果不是陽虎當政、國內不穩,急需大國為他的執政合法性背書的話,估計這會兒也已經加入反晉陣營了。
往日的春秋霸主,儼然有成為光桿司令的風險。
所以為了挽回一些顏面,晉國自然對魯國使者的到訪給予了高度重視。
更別說,這次魯國來晉國,可不是空著手來的。
陽虎下令進攻鄭國,並向晉國進獻鄭國俘虜,就是給晉國納的投名狀。
他這麼做,就差沒明著把‘請力挺我’四個字寫在臉上了。
在出發來到晉國之前,陽虎就曾囑咐宰予,讓他得到機會的話,一定要幫他在六卿的面前美言幾句。
除此之外,還要嚴盯季孫斯的行蹤,防止這老小子在背地裡使壞。
宰予雖然對陽虎談不上喜歡,但比起陽虎,他更討厭季孫斯。
因為陽虎再不是個東西,他最起碼力排眾議啟用了夫子。
而季孫斯這陰損小人,在另一條時間線,卻是逼迫夫子離開魯國的罪魁禍首。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在禍害季孫斯這一點上,宰予與陽虎的利益高度一致。
宰予正吃著菜呢,忽然看見季孫斯起身離席。
他掃了一眼對面六卿的座位,發現範鞅與趙鞅不知何時,也離開了座位。
難道季孫斯想耍陰招?
宰予登時坐不住了,他等待了片刻後,也起身離席,緊隨季孫斯追了出去。
宰予走出宮門,藉著燈火四處觀望了一陣,忽然發現前方的花圃前有人影晃動。
於是,他不動聲色的藉著夜色摸了上去。
“陽虎如果在魯國待不下去了,等他卸除職位來到晉國時,如果不能讓他做中軍司馬,那麼就請貴國像之前對待先君昭公那樣對待他吧。”
宰予聽了,眉頭一皺。
這嗓音好像是孟孫何忌啊!
他對晉國人說這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