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不學詩,無以言(第1/3頁)
章節報錯
宰予見子貢還在猶豫,於是繼續勸說道。
“而且好處還不止於此。如果這些大族如果願意使用改良紙,還可以帶動普通紙張的消費。
我聽說,如果身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種愛好,在下面的人必定愛好得更厲害。
當初楚靈王喜歡細腰計程車人,於是楚國的臣子們一天就只吃一頓飯。
他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屏住呼吸、勒緊腰帶,然後扶著牆站起來。
官員上朝的時候,放眼望去,全都是臉色黑黃、面如菜色。
如果三桓家族願意率先使用改良紙,那麼咱們的普通紙張就不愁沒有銷路了。”
宰予口中的願景十分美好,但子貢的頭腦卻很清醒。
“子我,你說的都很有道理。但問題是,我們該怎麼說服三桓使用紙張呢?季氏、孟氏。叔孫氏舉三族之力,盡藏國富於家中。
只要他們願意,哪怕每次書寫都使用布帛,也不是用不起?
為什麼他們偏偏要放棄質量更好、更可以彰顯身份的布帛,而使用剛剛問世沒多久、質量也不如布帛的紙呢?”
子貢這段話算是問到了關鍵點上。
管仲之所以建議桓公向鬼神祭祀加稅,是因為他們原本就控制著齊國的大政。
楚靈王能把一幫五大三粗的野獸派臣子餓成飯都不敢吃的‘禁慾系’,也是因為他在楚國說一不二。
但宰予和子貢在魯國的影響力別說達到楚靈王那種程度了,就連楚靈王手下的那幫禁慾系,他們也比不上吶。
所以說,要想將紙張的銷售渠道鋪開,他們倆只能藉助他人的力量。
宰予沉吟道:“道理的確是這麼個道理……”
子貢問道:“你和季孫斯熟嗎?”
“似曾相識。”
“那叔孫州仇呢?”
“略有耳聞。”
子貢嘆了口氣:“實在不行,我陪你再去求一求孟孫何忌吧。”
宰予聞言,道:“上次之所以能夠說動他,是因為孟孫何忌想要與夫子達成和解。但關於造紙,和他卻沒有多少利益糾葛,想讓他幫忙估計很難啊!”
子貢忽然靈機一動:“子我,我們是不是忘了一個人?”
“誰?”
“還能有誰,當然是夫子啊!之前子淵不是說夫子正在重新編纂《詩》《書《禮》《樂》嗎?
他老人家對於紙張的需求肯定十分迫切。我們送一點給他不就行了嗎?夫子的名氣,可不比三桓小多少!”
宰予聽了,立刻表示贊成:“好!我贊成!那這活兒就交給你了,你去勸說夫子蹲在大街上編書!到時候,他老人家打不死你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