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淺談造紙(第2/2頁)
章節報錯
宰予剛剛坐穩,便開始用師兄的語氣規勸顏回。
“子淵啊!你醉心學術是好事,但搞學術和吃飯也不衝突啊!你這每天飢一頓飽一頓的,身體沒多久就會被搞垮。你看你,這才不過二十歲的年紀,就已經滿頭白髮了,這可不是好兆頭啊!”
宰予之所以會對顏回說出這番話,完全是因為他在夢中曾看見過顏回的結局。
顏回醉心學問,然而卻因為貧窮,不到四十歲就去世了。
作為朝夕相處的同窗,宰予覺得自己有責任提點這位小師弟兩句。
顏回則為難的回道:“可要想吃得飽飯,就得犧牲掉一部分學習的時間。而且我有時候並不是沒有錢買糧食,只不過是把買糧食的錢都拿去買書了……”
宰予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你這麼貧窮呢,原來如此。”
在這個紙張和印刷術還未普及的年代,書籍的價格十分昂貴。
學富五車這個詞在後世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
但在春秋時期,學富五車這四個字完全可以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在這個時代,能夠擁有五車藏書,這本身就是一種高逼格的炫富行為。
宰予忍不住問道:“你爹就不管著你一點嗎?咱們普通人買書,得節制一點啊!”
子貢聽了這話,立馬用手指頭在桌子上敲了兩下,緊接著還朝宰予打了個眼色。
宰予一拍腦袋。
我怎麼忘了,顏回他爹顏無繇也是夫子教過的學生啊!
有這麼一個老爹在,大概是不可能勸阻顏回的自殺式求學行為了。
這可怎生是好啊!
宰予正在發愁之際,子貢開口問道:“子我,你今天交代我的事情,我也辦完了。現在你該和我提一提造紙的事情了吧?”
宰予回道:“造紙這東西嘛,說來也簡單……”
通常意義上的造紙術一般分為四步,即原料分離、打漿、抄造和最後的乾燥環節。
紙張說白了,就是一張打散後重新凝固的植物纖維。
要想製作紙張,首先要選取合適的材料。
鑑於現在的科技水平,宰予打算選取樹皮和苧麻作為原料,這兩樣東西容易獲得,成本較低,適合初期試產的時候使用。
確定了材料後,接著就需要將樹皮和苧麻切割、搗碎,使得纖維帚化,最後變成一灘紙漿
然後再將得到的紙漿摻水製成漿液,用篾席撈出,形成一張溼漉漉的紙糊,最後再將溼紙糊曬乾後揭下便大功告成。
宰予口述造紙工藝,將子貢和顏回都唬得一愣一愣的。
顏回滿腦門子問號,他謙卑的請教道:“子我師兄,什麼是紙?什麼是植物纖維?纖維帚化又是什麼東西?”
子貢雖然沒有完全聽明白,但他敏銳的商人第六感卻告訴他,這裡面存在著巨大商機。
他趕忙招來了府上的僕人,衝著他們吩咐道:“快!馬上給我到市場上,買些樹皮、苧麻,再弄一張篾席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