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右往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三,一個充滿鄉土氣息的名字。
只聽名字,腦海裡大機率會浮現出一個佝僂著身子、扛著鋤頭、臉上帶著憨笑的農民形象。
便是這個自稱張三的人,二十年前橫掃江右武林,掀起血雨腥風,成為至今仍讓諸多江湖豪客提及膽寒的宗師級高手。
魔頭張三,無人知曉其從何處來,湖心島一戰後又往何處去。
他便如那天外流星一般,綻放出剎那光輝後便燃燒殆盡了。
顧清不懂江湖人的那種浪漫,他只知道人都是爹生媽養的,不可能憑空出現。
魔頭張三有多麼多麼的厲害,做出了哪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作為男性的顧清自然也感興趣,但他更想要探究的是魔頭張三的真實身份和目的。
「你有什麼猜測?」
聽到顧清打探起張三的真實身份,肖風池卻是賣起了關子,不答反問道。
「張三肯定是假名或代稱,但姓氏應該是真的,再結合這人二十年前便知曉寶藏殘片的事情,還認識丁儒幀,我懷疑他是吳王的後裔或者是同宗血親。」
顧清思考了一下後說出自己的推測。
「你猜的沒錯,張三本名張若愚,本是吳王遠親。當年吳王在郵城稱王后前去投奔,因其頭腦活絡且自幼習得一身好武藝,被任命為暗影頭領,司掌打探、刺殺、策反。
吳王自縊後,張若愚便人間消失,直到二十年前化名張三於江右現身。也的確如你猜測的那般,當年吳王託孤六臣中有二人在江右隱居,不知為何訊息走漏,引起江右武林的覬覦。
便在江右武林將二臣滿門屠戮殆盡,搜出兩份寶藏殘片時,化名張三的張若愚突然半路殺出,殺的江右武林人仰馬翻奪得殘片。
江右武林那肯讓到手的鴨子飛走,一面派人對張若愚窮追不捨,一面廣邀親友前去助拳。後來此事的聲勢越鬧越大,最終引得大半個江湖的高手匯聚江右武林,併成功將張三圍困在湖心島上。
吳王當初建都於南方富庶之地,論水戰不及那個打魚的,論陸戰不如咱們當今陛下,可若論財力之雄厚,天下群雄無人可及。
因此江湖上便有傳言,得吳王寶藏便可成為天下第一有錢人。江湖人刀頭舔血說到底也是為了一日三餐,財帛動人心啊。
眼看寶藏殘圖唾手可得,江湖群雄這邊率先起了內訌。一番廝殺過後,僅餘十三樓等十個大門派。
這十個門派選出一些高手進入湖心島抓捕張若愚,其餘人守在岸邊防備其逃走。誰知最後僅有十三樓的上任樓主南宮長青一人活著回來,其餘人等盡皆死在了湖心島,而張若愚也不知去向。
這件事在江湖上是這般傳言的。直到不久前黃文君那個偽君子透露他手中有兩張寶藏殘圖,我猜測便是當年南宮長青從張若愚手中搶到的。至於那些登上湖心島的高手是被張若愚殺死,還是被南宮長青殺死,卻是無從知曉了。
嘿嘿,不過我更傾向於後一種猜測。」
肖風池嘿嘿笑道。
果然不出所料,凡是姓張的就都跟吳王脫不了干係。
顧清沉思了一會後又問道。
「張若愚現在多大年紀?」
「嗯…據我所知當初投奔吳王時,他是二十出頭。那時是至正十三年,吳王自縊時是至正二十七年,那時張若愚應是三十四五歲的年紀。兩年後現身江右,再到如今怕是快六十了。」
肖風池掰著手指頭算道。
「也就是說自湖心島一戰後,就再沒人親眼見到過張若愚是吧,那你們如何認定他還活著呢?也許是南宮長青想要獨吞寶藏,所以扯謊說張若愚逃跑了,其實當年就已經死在湖心島了。黃文君
手裡有兩張寶圖殘片已經可以證實這一點。」
顧清推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