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頭、捕快雖是在平民百姓眼裡是了不得、惹不起的大人物,可歸根結底只是吏,在真正的大人們面前,也只有點頭哈腰的份。

這個自稱顧清的道士雖然衣著並不華貴,但眉宇間顯現出來的風度絕非常人可及。

若是顧清作其他裝扮,耿忠還不至於如此忌憚,偏偏就是那一身道袍,讓他不得不慎重對待。

世人皆知當今天子尊崇道家,更是將那道家聖地稱為皇室家廟。

道家修身養性淡泊名利,厭奢華,尚節儉。

因此極難從衣著裝扮上分辨道人的身份高低。

別看顧清一身破舊的道袍,沒準就是哪位大人的座上賓呢。

種種顧慮讓耿忠不得不放低了姿態,抱拳回禮道。

“不知顧道長有何見教?”

上一次顧清俠道的名號震懾住了李奉孝和肖風池,所以這次報出名號後就做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等著對方驚歎膜拜。

可出乎顧清預料的是對方四人在聽到自己的名號時,臉上和眼神裡卻都是一片茫然之色。

什麼情況?

俠道的名頭不好使了?

這就有些難辦啊!

顧清透過對方的反應意識到自己的計劃出問題了。

原本他是想先借助俠道的名號唬住幾人,然後再用妙計解決程三尺與布衣平民的糾紛,以此來折服耿忠與三名捕快,將之收為助力。

但現在人家根本就沒聽過俠道顧清的名號,這就有點難辦了啊。

沉吟片刻,顧清還是決定按照原計劃進行。

“剛剛貧道旁觀了整件事情的經過,有一些拙見想要說與耿捕頭參考。”

“嗯…顧道長古道熱腸,耿某佩服。但辦案乃是我等官差之責,道人您出家人插手此事怕是不妥吧。”

果然如顧清所料,沒有了俠道名頭的震懾,耿忠毫不猶豫的婉言拒絕。

“是非曲直待回到衙門後自有大人們定奪,我等也只是按規矩拿人罷了,顧道長若是有何想法不如隨我等同回衙門與大人詳說如何。”

顧清當然不想去縣衙,那幫當官的讀書人一個個都精明的很,哪裡有這幾個武人好忽悠。

若是運氣差,再遇到一個如同文登知府董雨亭般尊佛惡道的,自己豈不是要交代在這裡。

正當顧清束手無策之際,紅臉捕快卻是想起了什麼,扯了一下耿忠的衣袖後在他耳邊低聲說道。

“頭,我想起來了。十幾年前江湖上是有顧清這麼一號人物,據說在隴西那邊幫助官府屢破奇案,被尊稱為俠道,不過十年前這人便突然銷聲匿跡不見蹤影。我記得那時聽聞俠道顧清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道士,看這個顧清也是二十出頭的樣子,年紀好像對不上啊。”

耿忠聞言微微一愣,十年前二十出頭,十年後自然就該是三十出頭,從年紀上看此顧清應該非彼顧清。

可隨即就被‘屢破奇案’四個字吸引住了全部心神。

顧清的耳朵很靈,雖然紅臉捕快已經壓低了聲音,卻還是被他隱約聽到了話語內容。

耿忠留意的是屢破奇案,而顧清在意的卻是十年前。

顧清意識到問題出在了那裡,雖是心中震驚,可為了破解此時尷尬的局面,還是一步搶上前去抓住紅臉捕快的肩膀急聲喝問道。

“我且問你,今時是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