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漢時期,人們出遠門是需要路引的。

蕭塵和姚大落地是狼狽不堪,被村民誤以為是賊人,直到蕭塵掏出當年少府商令的腰牌,才讓那戶村民直到遇到大貴人了。

在花了兩片金葉子之後,這個村子裡的牲口由蕭塵和姚大隨便挑。

在數頭牛驢馬騾子中間蕭塵挑了半天,最後選擇了狀態稍好一點點的騾子和驢。

好在這裡距離滎陽城不足二十里路,只能先到滎陽城再更換快馬了。

姚大對兩片金葉子換了兩頭比他跑起來還要慢的牲口很不滿意。

但是蕭塵滿腦子都是那個作為某家豪強控制的佃戶聚集的村落,最富有的一家也就是兩頭牛和一匹皮包骨頭的老馬。

樸實的百姓看到家裡來人之後,將自家最好的吃的端了上來,也只是一些黃米饃饃。

持膩肉的蕭塵看到黃米饃饃眼睛一亮,在他吃的的時候那家小孩眼巴巴的瞅著蕭塵,在蕭塵吃完準備休息的時候,那幾個孩子搶著收拾端饃饃的盤子。

然後蕭塵看到搶到盤子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撿著吃盤子裡掉到渣。

那一幕太刺眼,蕭塵這才知道自己吃掉了這戶人家明天一天的口糧。

過意不去的蕭塵將自己身上背的肉感還有拌了白糖的幹炒麵(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的那種炒麵粉)拿了出來。

這幾個孩子何時吃過這等美味,不顧嗆著很快搶吃一空。

戶主有些不好意思的看著蕭塵,猶豫很久,想把賣驢子的金葉子退還給蕭塵。

蕭塵當然拒絕了,臨走的時候,蕭塵又把姚大身上的食物都留了下來。

想必這些他們吃膩的這些玩意,對這些孩子和這戶人家來說,無異於人間美味!

想到這裡,蕭塵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滿臉的擔憂,看著胯下不緊不慢走著的毛驢感慨道:「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小七為何這般說感慨?」

姚大跟著蕭塵久了,自然也能識文斷字了,自然聽出蕭塵胸中的憤懣。

「看看那個村莊,這可是遍地都是耕地的平原地帶,距離京師洛陽只有兩百里的地方百姓都過著這麼苦,那其它地方呢?」

這還是史上留名的「明章之治」,社會民生尚稱安定,生產有所發展。

當然只是有所發展,發展的是各地大大小小的豪強門閥,百姓還是那麼苦,吃不飽,餓不死,還沒有達到吃飽自由的狀態。

單說吃肉來說,普通百姓每年能吃一兩次就已經很不錯了。

其實縱觀歷史,哪怕是大唐盛世,康乾盛世也不過如此,這是社會生產力決定的。

真正能實現吃飽自由,吃肉自由的都是那高高在上的階層,能佔大漢帝國百分之一都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這也看地域,在京畿地區,三輔之地的百姓過的比其他地方好一些,當然只是好一點點。

比起蕭塵後世所在的那個吃肉自由,吃飽自由,向吃好發展的時代,這個時代差點太多了,哪怕他是什麼甚盛世!

所以蕭塵很感慨,他想改變這一切。

但是他自問沒有教員的本事,他能做到的就是先替漢章帝解決對漢帝國威脅最大的內患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