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變強(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支隊伍裡除了他們盼著蕭塵返回之外,還有朱永芳兄弟三個,再加上衛廣炎也翹首以盼。
……
……
同樣在前往崑崙塞的官道上,三輛馬車似乎在趕路,速度比其他馬車快多了。
為首的一輛馬車是姚大趕車,馬車上裝滿了鐵器,那都是蕭塵在武威找竇憲做的馬蹬,但是蕭塵沒告訴竇憲它的用途。
中間馬車由羅小成駕駛,拉著丹若母女倆。
最後一輛馬車則是馮保一個人駕車,拉的是一些竇憲給他們這支註定是炮灰部隊贈送的過冬衣物。
這是竇憲對他們炮灰的一筆投資。
納了投名狀的蕭塵,顯然讓竇憲很開心,也不計較這不起眼的玩意,看著也不像殺人的工具。
竇憲很快就組織匠人,甚至動用了武威郡官方的作坊,連續五天五夜按蕭塵的要求打造了五百對馬蹬。
剩下的五百對馬蹬和蕭塵要的一千護心鏡一起在三個月後送到。
由於打造護心鏡極慢,起碼的兩個月時間,所以蕭塵得到竇憲的承諾後,就連夜拉著馬蹬追趕押送隊伍了。
作為回報,蕭塵將最佳化了的連弩圖紙交給了竇憲,讓竇憲上報朝廷邀功,這才是竇憲最關心的東西。
這連弩是蕭塵這次深入西羌後想到的,本來蕭塵想直接造槍,但是這個時代的科技不允許大規模的量產槍支,所以蕭塵退而求次,將他知道的諸葛連弩圖紙提前交給了竇憲,好給大漢軍隊及時普及。
這個連弩蕭塵參考了後世槍械的原理,將箭匣弄成了可拆卸的,到時候只要力不竭,連弩便可以一直髮射,不需要一支一支的裝載箭矢了。
連弩比蕭塵從信差身上撿的短弩大些,比蹺蹬弩小一些,兩個正反裝的弓臂,類似於宋朝期間的三弓弩床,以增加威力,它一次能連續發射十支,箭矢七寸長,全鐵鑄造,射程達百步。
這般神器,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很強的存在了。
當然這種連弩蕭塵也要了千把,每一把配了四個箭匣,只不過工期就更長了,蕭塵也不指望能在第二年出征前拿到手。
這一次蕭塵只帶了二十個連弩樣品,因為短時間內,那些匠人也只能做這這麼多。
這是蕭塵和竇憲的第一次大規模合作,美其名曰:“技術強軍!”
竇憲親眼看見連弩的威力之後,又想留下蕭塵,但是蕭塵去意已決,得到圖紙的竇憲這次卻很爽快的答應了蕭塵的請求。
蕭塵和竇憲都覺的自己贏了。
這是雙贏!
蕭塵之所以給竇憲連弩的圖紙,那是因為趙代走了之後,竇憲是唯一可以暫時信賴的人,同時他也知道竇憲急於重返廟堂的心思,這時候提供給連弩的的圖紙,蕭塵相信竇憲不會私藏。
畢竟這種武器的出現,可以在戰場上保護更多計程車兵。
這無關個人恩怨。
……
這一趟西羌之行,讓蕭塵滿載而歸。
但也讓蕭塵感到了危機感,一種先進技術無法彌補的危機感。
這都是因為蕭塵和許嶔過招之後,蕭塵受到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刺激。
當日蕭塵出人意料的連一刀都沒接住,被許嶔一刀刺穿了胳膊,好在蕭塵不要命的拼殺,居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砍傷了許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