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看穿(第1/3頁)
章節報錯
修好那把近兩百萬錢買下的柳溪劍之後,陳丞沒有選擇離開欣興城,而是成了欣興城裡面的以為教書匠。
一位接地氣的教書匠。
馬家棄僕林英在沉思了一晚上之後,或者說在蕭塵轉身剛離開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決定,打算加入欣興城。
但是他傷愈之後,在蕭塵帶著他去招了一次人之後沒有返回欣興城,去向不明。
與此同時,那些加入欣興城半年之久的失地流民中,陸陸續續有數千人也離開欣興城返鄉。
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幾乎遍佈了漢朝十三州。
用他們的話來說這半年他們賺了錢,他們衣錦還鄉。
由於東漢時期流民問題嚴重,很多流民在外面混不下去或者有了錢之後還是會選擇回鄉。
畢竟鄉土觀念還是很強的。
所以接近年關,這些在欣興城回鄉的流民絲毫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反而對蕭塵疑神疑鬼的馬光也鬆了一口氣,只要這些賤民不抱成團,還有流動,那問題應該不大。
這些回鄉的流民回去之後跟變了個人似的,不僅自己能過的去,還有富餘接濟其他人,而且非常熱心腸,誰家有事都能看到這些從欣興城回來的熱心腸流民。
農閒時節,這些人則喜歡給那些苦命的人講講在外面的世界,講講從欣興城聽來的故事。
甚至各大家族組織部曲訓練的時候,他們也踴躍參加。
遇到不公事,他們這些當過流民的人不懼壓迫站出來主持公道,豪言打不了再回欣興城。
一時間「團結」、「覺醒」、「壓迫」、「農民富,國家富;農業興,百業興;農村穩,天下穩。」等口號詞句廣為流傳。
隱隱約約之間,這些權貴們看不到的螻蟻呈抱團之勢。
那些高高在上的達官顯貴,向來都沒有看過人間,所以此時他們也看不見。
滿天繁星,落入人間。
建初三年正月初一。
「太后,這叫鏡子,比咱們的銅鏡好用!」
長樂宮中,蕭塵第一次見到馬太后,他以極低的姿態恭恭敬敬的坐在凳子上,屁股就只搭了一邊。
馬太后此時還不到四十歲,保養甚好,眉宇之間還能看到當年的容顏,但是更多的是馬太后身上散發著的一種書香門第大家閨秀的氣質。
馬太后知書達禮,蕭塵進門之前,她正躺在皇家店鋪出品的搖椅上坐在爐子旁邊看著書。
看到蕭塵出現後,馬太后示意侍女扶起她坐在了炕邊。
這是她對蕭塵的禮貌。
在蕭塵獻上鏡子之後,她手裡拿著一本皇家造紙坊刊印的《太史公書》懶洋洋地抬頭看了一眼拿透明玻璃造出來的鏡子,微微點頭,並沒有露出多少欣喜。
那雙蘊含著智慧的眸子裡隱隱約約藏著一絲憂傷。
「蕭大人的心玩意層出不窮,真不知道你腦袋裡都裝了多少新玩意!」馬太后很好奇的打量著蕭塵,似乎想知道蕭塵如何能有這麼多點子。
「回太后,這都不是我的功勞,這都是廣大百姓集思廣益的結果!」蕭塵趕緊回答道。
在馬太后眼裡,這是蕭塵謙遜的表現於是看著蕭塵又順眼幾分。
馬太后終於微微一笑,說道:「以你的本事,完全不用做這些賤民才去做的商人身份,可以當考工令嘛!」
「為陛下為太后賺錢,臣不寒磣!」蕭塵一臉忠心心耿耿的樣子,然後又面露不好意思,「順便臣跟著喝口湯,臣小時候窮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