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考驗與賭(第1/2頁)
章節報錯
建初元年十二月,屯駐金蒲城的蕭塵沒有等來西遷都護府的詔書,反而等來了撤軍的命令。
要求西域所有駐軍屯敦煌酒泉一帶,對於不願意繼續服役計程車卒可以發放安家費,回到自己的故鄉。
如果這個詔書放在兩三年前,估計很多人雙手贊成。
可是現如今,卻引起了這兩年堅守西域的諸多將士的不滿,
因為他們在這裡流過汗灑過血,這裡埋著他們的戰友,更重要的是如今西域三十六國皆附漢,如果一旦撤軍,這般大好局面就相當於拱手讓人。
不用說,沒了大漢的存在,西域必定又重新落入匈奴之手。
然而軍令如山,朝廷連續下了三道詔書要求撤軍,都護陳睦他們再怎麼抗拒也不得不準備著撤軍。
西域諸國得知漢朝準備再次拋棄他們的時候,頓時陷入了極度恐慌之中,因為他們清楚漢軍一撤,匈奴人必然替補漢軍留下的空白,那時候西域這附漢的三十六國恐怕都得換一遍國都。
所以他們極力挽留漢軍的撤離。
「唉,該來的還是會來的,躲都躲不過去!」
已是一軍主帥的冠軍侯蕭塵卻一反常態,並沒有多激動和不滿,似乎朝廷下令撤出西域駐軍一事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蕭塵在接到朝廷的第一道詔書之後,很淡然的轉身進了書屋,在蕭塵視若寶箱的箱子裡翻出幾封信,其中數封信派人送給了西域都護府還有柳中城,疏勒城,伊吾等個地駐軍主帥,陳述利弊勸阻各地駐軍不要奉詔。
還有一封信,蕭塵以邊關急報的形勢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要求送往京師洛陽,上大天庭,呈交當今天子漢章帝閱覽。
所有的信都是蕭塵很久之前就寫好的,蕭塵接到詔令之後一刻都沒耽誤,直接讓信使原路待會,同時贈於信使黃金十兩,要求信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將上書親自呈送給漢章帝閱覽。
之後金蒲城內的漢軍該訓練就訓練,該吃吃,一切照舊,絲毫沒有做內遷的準備。
哪怕在一週之內接到三份要求撤軍的詔令,蕭塵依舊不為所動。
雖然蕭塵陳述的理由很充足,甚至搬出了民族大義這個詞彙,但是各地主官除了拍案叫好之外,無一人響應。
西域都護府最先撤離交河城,然後是柳中城……
與此同時,遠在疏勒國的班超同樣收到了朝廷的詔書,他受命將歸的時候,疏勒舉國憂恐。
有因為龜茲國和疏勒國世仇,雖然匈奴勢力被逐出西域之後各國紛紛歸降漢朝,但是他們私底下的矛盾還是時有發生,這期間都是班超從中調解,才讓諸國之間和平相處。
如今漢使撤離,疏勒國勢力遠遜於龜茲國,頓時全國上下瀰漫著一股絕望的氣息。
都尉黎弇說:「漢使如果離開我們,我們必定會再次被龜茲滅亡。我實在不忍心看到漢使離去。「
說罷,便拔刀自刎而死。
然而詔令如山,班超雖然不忍心,但還是狠下心離開。
班超率部至於闐,于闐國王和百姓都放聲大哭,他們說:「我們依靠漢使,就好比孩子依靠父母一樣,你們千萬不能回去。「
不少人還抱住班超的馬腿苦苦挽留。
就在這時候,班超也收到了蕭塵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