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新舊衝突(第2/2頁)
章節報錯
論私,趙代是兒子,趙熹是爹!
論公,趙代空無一職,人微言輕;他爹太尉,一言九鼎。
趙熹還是兩朝元老,在太尉之位前後十六年之久,就連當今聖上都會禮讓他三分。
所以關於轟天雷的事當時甚至都沒傳到當朝天子漢明帝首肯,就被太尉府消滅在自家大門內。
不甘心的趙代聯絡他人上奏朝廷,結果沒出還沒出門,就被三公九卿那些老頭子截胡了,輕而易舉的被一幫老頭子消滅在概念當中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趙代體驗了一把被人封殺的感受,堂堂一大活人,喊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
以至於轟天雷之爭在別人眼裡就是趙代從武威郡帶弟弟趙虎的骨灰回來後,邀請眾人放了一把煙火,然後又求著當天觀看煙火之人再來看他的煙火。
最終導致父子不和,而且趙代甚至找人上本參他親爹,更讓人不齒。
至於真相,似乎除了當事人,再無人知曉吧。
趙代深深感受到了無處發聲的痛苦,他有口難辯,更別說他還是當朝太尉之子,尚且如此!
那麼普通百姓,那些身無分文的流民又如何發聲呢?
想到這些,趙代不寒而慄,他看到了門閥世家抱團後對一個國家的影響,到時候門閥世家盤根交錯,兩頭通吃。
用蕭塵的話來說,朝廷成了資訊孤島,對外界不知不曉,一切訊息都來自門閥世家想讓朝廷知道什麼就要什麼!
低層百姓也什麼都不知道,朝廷說了什麼,他們還得從那些士族嘴裡知道。
趙代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他甚至有一種衝動。
有一種抱著轟天雷去炸了朱雀門的衝動,那是皇帝出入門,趙代希望以此好引起朝廷對轟天雷的重視。
但是趙代畢竟不是莽夫,他對他爹抗爭無望的情況下,很明智的選擇了蟄伏,全身心投入到幫蕭塵完成那些器械的製造。
再說自己真的那麼幹了,怕也只是自己白死,從執掌朝政的那些人嘴裡黑的都能說成白的,此類故事他聽多了,不外乎多他一個。
因為有個叫蕭塵的少年曾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還說過,“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所以,再等等!
當然趙代並不是躺平認命了,而是開始按那少年的說法,開始天天往外跑,表面是遊山玩水的紈絝子弟,實際上專挑那些流民聚集的地方跑。
用那少年的話來說,是調研。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