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洪亮低沉的軍號響起,蕭塵睜開雙眸,眼神裡閃爍著精光。

“駕!”兼任屯長的石修一馬當先,催動馬匹,帶著他的那一屯人馬呼嘯而出。

“下馬!”

戰馬在加速的時候,石修一聲令下,百十號人動作一致,翻身下馬,腳尖著地後又躍起翻身上馬,動作之嫻熟,比起其他騎兵並不遜色。

在完成所有要求動作後,這一屯騎兵朝著存放草靶的地方疾馳而去。

為了增加難度,草蓆卷都平放在地上。

但這難不倒這些新兵。

他們縱馬彎腰,紛紛撿起草靶,朝著訓練砍刺的空地跑去,安放草靶。

很快其他四屯新兵也縱馬馳騁在校場,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波將八百個草靶在很短的時間內豎好。

這期間無一人落馬,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以最短的時間佈置好了。

“嘶……我輸了,你們現在能告訴我他們這般嫻熟,是不是因為它?”騎都尉劉張努努嘴指著馬鐙問道。

得到首肯之後,劉張不禁對馬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耿秉微微一笑,“更驚豔的還在後面呢!”

……

又一陣低沉的軍號響起,第三項砍刺考核開始。

與其說是考核,還不如說是三軍的比賽。

因為三支騎兵都需要參加,共分十三輪。

只見一千二百草靶分三個場地,每個二十行,每行左右佈置共二十個草靶,在每個豎起的草靶不遠處存放著十二個用於輪換的草靶。

這樣的話在第三項砍刺考核的是時候,以兩曲為單位,這四百人又分二十小隊,每一小隊一行草靶。

到時候每一小隊以最快的速度依次衝過豎起草靶的跑道,抽刀劈砍目標。

每一小隊衝過之後,會有專人記錄草靶下面被砍掉的的草垛的數量,七尺高的的草靶被砍成十八節以上者為優,十四到十七節為良,十到十三節為合格,十節以下不合格。

這就要求騎兵在砍草靶的時候還要考慮後面隊友,否則第一下攔腰砍掉草靶,將導致後面十九個兄弟只剩半截草靶的難堪局面。

所以這對個人砍刺的精準度有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把握好尺寸。

對二十人的小隊來說如此,對個人來說也是如此。

蕭塵他們新兵營代表前軍率先出場,軍侯石修沒有參加,暫由蕭塵指揮這兩曲騎兵。

在隊伍集結的時候,左邊的隊伍是奉車都尉竇固麾下中軍兩曲騎兵,來自朝廷北軍的長水營,為首的是一名北軍中侯,麾下都是長水宣曲胡騎,打小在馬背上長大的良家子弟。

右邊的隊伍來自騎都尉劉張麾下,為後軍,其大部分士卒是周邊各地的郡兵組成,和蕭塵同一批的來自招安的羌人組成。

這是由於劉張屬於皇族,朝廷對他並不放心,所以零時拼湊了這支騎兵隊伍。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