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精銳?那又如何!(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幾個人退去不久之後,一陣密集的馬蹄聲響起,因為回聲的緣故,在峽谷之中跑出了千軍萬馬的聲勢。
“來了!”蕭塵示意一番後,便和姚三分開,每人拎著十幾個轟天雷離開。
馮保揹著一把漢刀,端著一把蹺蹬弩躡手躡腳的跟在蕭塵後面,他很好奇手裡拎著輕飄飄的這玩意怎麼就一掃一大片。
……
……
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一隊只能看見輪廓的黑色長龍在峽谷急轉彎百米處停了下來,這支騎兵幾乎動作一致,同時勒馬停住,與此同時所有的人都保持這沉默,直到為首的英鷲命令所有人下馬休息,以逸待勞。
這隊騎兵才三三兩兩的開始聊天,吃乾糧。
不出意外的話,殺了這群俘虜之後,他們會連夜急行軍,沿著古河道一路向西出了武威郡,然後在大約一百三十里之外漢陽郡的一處隱秘據點,也就是大約兩千年後的定西市的位置,修整一日後,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邊郡——隴西郡。
然後搞一個大的,突襲大夏城,搶掠一番後,再兜一大圈迷惑追兵之後,再返回山寨。
想想深入大漢境內四百餘里,殺了一圈,然後安然返回,那是何等的功績,何等的揚眉吐氣,也讓大漢知道他們羌人也不是好惹的!
崖底的人都是建迷手下的精銳中的精銳,雖然被朝廷稱為流匪,那也只是稱呼而已,實際上他們平日裡和土匪完全不同的風格,他們一切以實戰出發,他們並不是和其他流匪一般過著今朝有酒今日醉的日子,而是每天堅持訓練,練習騎射,練習衝殺,用汗水彌補裝備上的缺陷。
沒有馬鞍的時候,在奔馬上射箭極為困難,因為騎手一邊要雙腿使勁夾住馬腹並保持平衡,一邊還要雙臂用力拉開弓並儘量使射出的箭命中目標。
當高橋馬鞍投入應用後,也只給予騎手一個衝擊的作用,使其可以在飛馳時向前方射箭或者用長矛突刺,但由於橫向上無有效支撐,朝左右方向甚至轉身向後射箭時仍然容易跌落,但就只有增加突刺這一個技能,就讓幽州突騎為東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在沒有高橋馬鞍的情況下想要達到這種程度,就必須予以大量的訓練,騎士的腿部力量尤為重要,因為要能在顛簸的馬背上夾緊,不讓自己跌落下來,還能騰出手砍殺突刺。
如今懸崖底下的這八十騎就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騎兵,可以說這是一支不遜於幽州突騎,甚至有些方面還超過幽州突騎的一支騎兵,雖然數量有些少,加上留守寨子的三百騎,總共不足四百,他們卻有自己的名字——“西涼虎騎”。
他們上馬可以與裝備了高橋馬鞍的幽州突騎有一戰之力,下馬也可以如同那些虎狼之師一般,以一當十。
他們已經秘密訓練五年多了,這期間自然少不了心猿意馬的號吾在暗中的支援,否則以建迷的一己之力壓根組建不起這樣一支精銳騎兵。
在這五年中,面對大漢的圍剿,建迷始終沒有拿出這支還沒有露出獠牙的隊伍,哪怕好幾次是在生死攸關的關頭,建迷都選擇了轉移他們,防止暴露這支騎兵。
他們羌人被壓抑幾十年,他們部族被分化,他們的同胞被欺壓,唯有他們這些人還有更往西的寒苦之地的同胞還在堅持,不願低頭,他們沒日沒夜的訓練,卻沒有出擊過一次,而是選擇了雪藏,忍耐。
因為這支騎兵是他們為大漢王朝準備的一把殺手鐧,這是以後他們對抗大漢王朝的資本,也是他們的希望。
但是五年多的避戰,讓這支本來該踩著敵人的屍體成長的西涼虎騎早就窩了一肚子的怒火,他們要證明自己,他們要殺出自己的威風,他們要讓東漢邊軍聽到“西涼虎騎”之後不敢與之交鋒,他們要為一盤散沙的羌人豎起一杆旗。
如今為了接回自己的弟弟號吾,建迷一次性派出了八十騎雪藏數年的“西涼虎騎”,不可謂對號吾不重視。
而這支還沒露出獠牙的西涼虎騎很珍惜這次來之不易的出戰機會,他們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在今天襲擊押送隊伍的時候,就是他們一馬當先,率先殺出,殺的押送隊伍措手不及,八十騎無一人傷亡,卻意猶未盡。
五年磨一劍,是該露出獠牙讓大漢感受一下疼痛了,這一切就從屠盡這五百多,近六百人的俘虜開始!
百年前匈奴能崛起壓著大漢打,今天他們西涼虎騎也可以!
西涼虎騎,嚴陣以待,等待著自己獵物!
顯然之前死了的二十多人沒能影響這支騎兵計程車氣,從馮保翻譯的資訊來看,應該是英鷲選擇了隱瞞,英鷲說那二十個人是前去製造迷惑追兵的行軍的假象了,這麼多人似乎都沒有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