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聽到一種說法,說某某最近好像“變了個人”。

那麼,怎麼樣才算是一個人“變了”呢?

比如說,一個人覺得自己長的一般,去整了個容,從如花整成了如花似玉,這種外觀上的變化,算得上一個人最淺顯的變化之一。

另外比較常見的,基本是性格方面的變化,比如說一個人“性情大變”,那可能是遇到某種極端狀況,導致精神在短期內產生了劇烈的波動;

或者長期處在非常規的環境中,因應激而導致情緒產生了變化;

當然也可能是因某些疾病而導致的併發症。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都屬於精神上或多或少出了某種問題。

假設在極端情況下,某個人因精神障礙,產生了人格分裂,那麼,新產生的人格,與原來的人格,哪個才能代表這個人?

答案是隻要都在同一個軀殼中,誰能完全佔據這個身體的使用權,誰就是主人格。

而在其他人發覺到新人格有異於平常的舉動時,最多會說一句:“這個某某最近好像變了個人。”

或許在這個某某人的老朋友心裡,時常還會想起“以前的他是怎樣怎樣的人”,但如果這個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中,不再接觸到老朋友們,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所有人都淡忘了他過往的經歷。

那是不是代表著,“曾經的他”已經死了,現在活在人們意識中的,才是“真正的他”。

一個人的存在,一旦無法被其他的任何人所觀測到,那麼這個人就如同被隔離在一片“虛無”之中,與死亡無異。

此刻的林恩,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種危機,如果與“林恩”這個人相關的一切認知,全部被抹殺的話,那就等同於宣告“林恩”這一個體的死亡。

而剩下的,只是佔據了“林恩”這一軀殼的……某種外來個體。

……

然而,被眾人押往刑場的“林恩”,由於幾乎喪失了與這個世界的全部錨點,連證明自己的存在都變得困難起來,更別提做出反抗了。

在名為“塞勒姆”的虛構世界中,一步一步被替換掉自我的“林恩”,正在被代表外來侵蝕者意識的村民們,塞進了絞索中。

跪坐在絞刑架前的“林恩”,無神的目光透過漸漸被拉起的繩索,看向虛無的天空,眼神逐漸變得渙散。

周圍的村民,看著這場即將落幕的儀式,人群中漸漸產生了一種歡愉之情。

“我要……死了嗎?”

林恩最後的一絲意識,在生命的最後,本能的對自己發出了質問。

“雖然……這好像應該是我的……結局……

我……好像應該……認命……

但是……

……

憑什麼我要認命?”

淡淡的一絲抗拒,從林恩已如死灰般的心中升起,如同反叛的火焰,焚燒著籠罩在心頭、隔絕了自我的那團迷霧。

最後的一點求生本能,點燃了林恩被封鎖的自我,也喚醒了……或許能改變現狀的能力。

呲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