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十年一佳期,少年擔道義(第2/3頁)
章節報錯
最後,被挑選出來的文修持經弟子配金絲攀玉虎首簪,武修護法弟子配銀絲攀玉瑞鳳簪。
在清徽子這一任,之前只有鎮谷和鎮寧這兩個持經弟子與護法弟子。
而如今,多了徐子墨這一個全修弟子,暫列護法門。
可見,這兩年徐子墨卓越的天賦,與蜀山對其的栽培。
“子墨師兄早。”
不遠處,幾個剛剛上山的小道士正對著徐子墨恭敬地施禮。
徐子墨揉了揉還有一絲睏意的眼睛。
徐子墨禮貌地回禮:“早。”
修道者,沒有世俗的官宦階級之氣,所以即便是面對修為不高的小道士,也是會按照同等的禮節回禮。
“子墨師兄也是去劍如林嗎?”
徐子墨:“是啊。”
徐子墨:“你們也早點去吧,記得多帶幾道平安符,別受傷了。”
“多謝子墨師兄提醒。”
徐子墨剛想邁步離去,卻突然發現這幾個小道士沒有離開的意思。
徐子墨轉念一想,發現自己平日居住的小廂房並不在入道修士前往劍如林的必經之路上,恰恰相反,這幾個小道士要想從平日住處來到自己屋前,要往去劍如林幾乎相反的方向。
徐子墨意識到,這幾個小道士應該是知道自己應付不了劍如林的陣法,所以起了個大早,想找自己抱大腿的。
徐子墨又看了看幾個小道士欲言又止的眼神,會心一笑。
徐子墨:“我帶你們呀?”
幾個小道士面面相覷,心中又驚又喜。
“子墨師兄,真的可以嗎?”
徐子墨:“那當然了。”
看著這幾個十五六歲的小道士,徐子墨心中不免帶著幾分親切,就像幾年前鎮寧鎮谷對他毫無保留地教導。
彷彿,這就是修煉者的“道”,面對後來人,會選擇毫無保留地傳授,將“道”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繼而將其發揚光大。
徐子墨:“但是,我有一個問題,回答對了我就親自帶你們。”
“師兄您問吧。”
徐子墨微微仰頭,若有所思地說道:“你們說,如果真的拿住了百濟鸞雲劍,你們幾個人打算怎麼分呢?”
“呃……”
一時間,幾個小道士面面相覷,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許久,一個小道士撓撓頭,有幾分不好意思地說道。
“師兄,其實我們幾個沒想過能捉住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