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洛中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一。

清晨,伴隨著朝陽的第一縷曙光,茯嶺官道上便立馬喧鬧了起來。

公孫琦策馬疾馳,沿著官道向京城的方向奔去。

公孫琦身後,茯嶺屯駐的御前銳軍三千餘人整整齊齊,掛槍跨馬,浩浩蕩蕩地向京都趕去,掀起漫天塵土飛揚。

就在昨夜,司禮監宣諭太監十萬火急地領著數十名錦衣衛,趁著夜色,帶著南漢皇帝的御批金緞聖旨,趕到了公孫琦所在的汶陽礦場。

夜色雖重,眾人的身影在火光中顯得更添幾分威嚴與嚴峻。

“宣!”

小太監一聲響亮,帶著尖銳的嗓音,緩緩開啟聖旨,居高臨下地宣讀。

公孫琦卸甲跪地:“臣,公孫琦聽宣。”

“御覽方承,東南戰事。”

話音剛落,公孫琦心中“咯噔”一聲。

按照南漢政權的規矩,聖旨分為三等,分別為“諭”“宣”“旨”。

“諭”,即“口諭”,一般是瑣碎之事,皇帝對臣子的讚賞或批評,還有六品以下官員的任免都會用“諭”。

“宣”,為朝中需要召見臣子時的聖旨書文,由於南漢政權打壓武將一派,故武將旨也都是用“宣”。

“旨”,則為昭告天下之事或者大批排程朝中官員任免時所用。

公孫琦在乎的倒不是這些,自己雖貴為陛下御前直屬將官,卻也是武將一派,用“宣”倒是不為過分。

但是,“御覽方承”,是說某件事經過了南漢內閣地商討,再製定的方案,經過皇帝批准,才可以用“御覽方承”。

公孫琦疑惑的地方就在這裡,內閣是怎麼知道自己的?

內閣又為什麼選擇自己?

內閣又怎麼可能任用自己這一派御前武將?

“東南戰事”,這四個字更是讓公孫琦心裡繃緊了那根弦。

東南之地,接連南明,是南漢門戶。

漢明聯盟三十餘年,共拒北唐,又怎麼會突襲南漢重鎮,自毀長城?

其次,御前良將三人,其餘兩人也是戰功赫赫,與自己不分伯仲,為什麼不起用他們?

或者說,是陛下,陛下將自己的身份透露給了內閣,內閣於是順水推舟,在這件事上選擇任用自己。

那這也就意味著,南漢與南明之間的戰爭,絕不是一場小規模的衝突,而是一場關乎榮辱存亡的大戰!以至於內閣的那些官員實在找不到自家將領來平息!

公孫琦的心,一下子繃得很緊,焦急地期待著接下來陛下的話。

“朝中妖蠱禍亂,東南強敵襲擾,致使朕夜不能寐,寢食難安。”

瞬間,公孫琦心頭一震。

公孫琦:朝中妖蠱禍亂?

作為蜀山弟子,公孫琦自然是與那些凡夫俗子不同,他相信妖蠱之說。

但是妖蠱又怎麼會出現在人間?而且還是在皇宮大內,至陽至剛之地。公孫琦也很清楚皇宮的佈局,深知一般妖物是進不得皇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