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少年明志,再起風華(第2/3頁)
章節報錯
徐子墨:“所以燈的價值,就在它可以給黑夜裡的人一縷光亮。”
清徽掌門輕撫白鬚,點了點頭:“嗯,不假。”
徐子墨:“但是燈也有其自身的缺憾。”
清徽掌門:“是嗎?說說看。”
徐子墨:“火把者,可燃半個時辰,僅此而已。”
徐子墨:“油燈者,只要填充燈油,便可長久燃燒,卻不禁風雨,一觸即滅。”
徐子墨:“燈籠者,竹籠宣紙覆蓋其表,雖能經歷一些吹打,卻是樸素至極。”
徐子墨繼續說道:“花燈者,前三者集大成也,即可長久燃燒,又可經歷風雨,還華貴絢爛至極,甚至遍佈人間喜氣,可謂之價值不菲,賽過萬兩黃金。”
徐子墨:“但是,一盞花燈之亮,也不過一室之圍,其最大者,卻也僅僅可以照明三十步的街市而已。”
清徽掌門點了點頭:“不錯,但是有沒有比這四樣還要優越的東西。”
徐子墨:“有。”
清徽掌門:“是太陽嗎?”
徐子墨:“不是。”
徐子墨:“太陽東昇西落,雖是至明,卻也是至暗。”
徐子墨:“今,弟子尋得一物。”
徐子墨:“其長久,可至海枯石爛。其光亮,可照天下蒼生。其堅韌,可抗天災險惡。其價值,可興國,可平世,可安天下黎民。”
徐子墨:“這些,是普天之下任何一盞花燈所不能比擬的。”
清徽掌門微笑著點點頭,彷彿猜到了徐子墨的答案。
清徽掌門:“是什麼。”
徐子墨答道:“是弟子的心。”
話音剛落,四位長老的身軀微微一顫,彷彿他們也沒有想到面前這個十五歲的孩子會有如此答案。
清徽掌門:“孩子,可以告訴我你為什麼這樣想。”
徐子墨:“弟子此番下山,見平陽富庶繁華,就彷彿是一根火把,沒了天下的民脂民膏就會化作一根焦炭。”
徐子墨:“弟子見舉子回鄉,他們就像是油燈一般,攀附權貴尋找庇護,否則經不起一點風雨。”
徐子墨:“弟子見那小民的男女愛慕,樸素溫馨,但是卻享受不到富裕的生活。”
徐子墨:“弟子見那公主選親,極盡人間奢華富貴,卻如同那花燈一般。光輝所限,眾人慶賀歡喜權勢聯結,眾人憂愁痛苦食不果腹。其華貴,不過平陽也。”
徐子墨:“所以,弟子的心,願化作這一盞燈,平定亂世,安撫黎民。弟子願以此為必勝執念,縱使魂飛魄散,也要護佑百姓黎民,直到海枯石爛,滄海桑田。”
清徽掌門仰天大笑,彷彿這個答案深深地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不錯,對於清徽掌門來說,派徐子墨下山就是讓他在心裡按下一顆種子,一顆濟世安民,平定亂世的種子。蜀山是人間的淨土,絕不允許人間戰火紛亂,生靈塗炭。也因此,需要挑選一位“救世主”,將人間再造一統安定,盛世祥和。
所以,清徽掌門才會傾盡全力培養徐子墨。當然,這也是徐子墨的“天命”。
劉子晏心裡正跑過一群“尼瑪”,只見他神情錯愕地轉頭看著徐子墨。
劉子晏心想:我尼瑪,子墨。哦不是,大哥。也不對,祖宗!我給您跪了,給您跪了。
在劉子晏眼中,徐子墨的身後彷彿散發出萬丈光芒,耀眼明亮,無比聖潔威嚴,讓劉子晏的心肝震顫,有一種劇烈的想要叩頭的衝動。
這時,清徽掌門緩緩想劉子晏走來:“孩子,別看了。”
劉子晏急忙轉過頭來施禮:“是。”
清徽掌門慈眉善目,微微笑道:“孩子,你這次下山,找到了什麼呀。”
劉子晏:“弟子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