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墨:“什麼意思。”

劉子晏轉身向窗邊走去,向外望去。

劉子晏大喊:“我知道這是哪裡了!”

劉子晏:“平陽!我幾年前隨父親來過這裡。”

徐子墨轉身,向劉子晏問道:“所以,掌門叫我們來這裡做什麼?”

劉子晏看向徐子墨:“你不知道?”

徐子墨搖了搖頭。

劉子晏:“嶺南的馬,平陽的燈,還有蜀中屯田的八萬兵。”

劉子晏:“我大漢就這麼幾件讓天下聞名的東西,你不知道?”

徐子墨:“我自幼上山,俗家之事未有耳聞。”

劉子晏心頭頓時一怔,想起師兄弟曾經跟他講述過“汶陽慘案”,怕戳到了徐子墨心中傷疤。

劉子晏憨厚一笑:“那今天本小爺就帶你瞧瞧。”

說完,抓起桌上清徽子留下的衣服,仔細瞧了瞧。

徐子墨輕輕嘆了一口氣:“那衣服你隨便挑一件,一會兒沐浴更衣,我們出去找燈。”

劉子晏:“你知道掌門的意思了?”

徐子墨低頭看了看手上的書信:“既然平陽以燈聞名,我想掌門的意思應該是想看看我們心中以何為貴,以何為美。你且去收拾收拾,我細點盤纏細軟,我們即刻去尋。”

劉子晏:“好嘞!”

曲笛清樂音入蜀,錦瑟箜篌頌明唐。

平陽,以花燈錦繡聞名天下,也因此吸引了各處富商賈販來此經營。

隨便一處街道,便是三國各家琳琅滿目,漢胡各族翩翩起舞。

如此十數年,今已是南漢最富一處。

“客觀您瞧瞧,這可是最上等的竹編簪花燈籠。”

“這骨,金絲攀纏翡翠珠,十四朵銅花錯雜其中。”

“筍紙包覆外,淋上花籽清油,薄如蟬翼一般,內部精巧清晰可見。”

劉子晏:“這尼瑪外面淋上油之後,裡面點火外面不就著了嗎?”

“這位公子不要暴躁,大家都是讀書人哈。”

“裡面不點蠟燭。每朵銅花芯處各有一處蠅頭大小的燈芯,自翡翠管滴入的燈油依此點亮,雖說是瑩瑩一點,可透過這層油紙來看,那是美不勝收!”

徐子墨看著店家手中的燈籠,平靜地說道:“華而不實,換一個。”

“公子,這燈籠可是平陽獨有,您就不想想?”

劉子晏緊盯著徐子墨:“是啊,已經換了三個了,你就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