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仲秋月佳節刀光淚,八百騎馬踏汶陽村(第2/3頁)
章節報錯
徐子墨:“娘說,男子漢不可無術,當知文好學,有所作為。”
於濱內心頓時一陣歡喜。於濱歡喜的不僅僅是徐子墨好學且聰穎,更重要的是汶陽這樣的鄉山村野,民風卻上進開放,家風積極進取。
這時,徐子墨從懷中拿出一張餅,遞給於濱。
徐子墨天真無邪地說道:“這是我孃親手做的,我想送給先生,希望先生收我做學生。”
書院裡頓時安靜極了,眾人的目光紛紛聚集在於濱身上。
要知道,如今於濱可是方圓百里有名的教書先生,門下弟子皆成名載道,想要拜入他門下的公子富家不惜千金置禮。而眼前這個孩子卻拿著一張餅,換日後遠大前程,這要是傳出去,那些財主富戶不得炸街!
只見於濱伸手,緩緩接過那張餅,輕輕嚐了一口。
咀嚼良久,緩緩說道:“甘醇清香,精酥厚重。”
於濱輕輕嘆了一口氣:“沒有一雙巧手是作不出這樣一張餅的,沒有一個賢惠的母親是不會言傳身教出如此聰慧的孩子的。”
於濱轉頭看向書院裡的眾書生:“你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嗎。”
眾書生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心裡愈發佩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師。
於是從那日起,徐子墨就成了於濱門下年紀最小的學生,卻也是於濱最疼愛的學生,直到今天。
秋天的黃昏短而涼,不一會天色就晚了。
今天是中秋節,汶陽家家戶戶都開始了祭月供奉,所以街上飄著一陣酥餅飴糖的香氣。
作為汶陽的有名私塾,於濱也小有錢糧,自然會在這個傳統佳節給門下的讀書弟子分發些糖餅點心。作為於濱最寵溺的學生,於濱自然給徐子墨留了獨一份的點心,包在了三層精製宣紙裡,怕蟲蠅腐朽。
街上,於濱拉著徐子墨稚嫩的小手向平民居住的西街走去,因為天色漸晚,又怕有富家的豺狗惡奴出來為非作歹禍害鄉鄰,所以於濱親自送徐子墨回家。
路上,徐子墨一邊吃著於濱給的糖瓜,一邊天真說道:“等我以後中狀元,一定領爹孃和老師到京城去住,天天都有糖瓜吃。”
於濱一臉微笑:“蜀中之地,豈能容君子之志。我的弟子,將來可是要有一番大作為的。”
徐子墨一隻手緊緊握拳,輕輕跳躍:“好!那我將來就要作天下最大的官,讓全天下人天天都有糖瓜吃。”
於濱輕輕撫摸徐子墨的小腦袋瓜:“你是真愛糖瓜呀。”
徐子墨痴痴笑著,不做回答。
“駕!”“駕!”“駕!”
一陣馬蹄聲,從師徒二人身後急促地傳來,於濱急忙抱起徐子墨,躲到路邊。
只見幾百鐵甲騎兵策馬疾馳,奔入汶陽村各個街道。
不一會,在這些騎兵地催促推搡下,人們被挨家挨戶地帶了出來,集體向一個方向走去。
“韓王殿下,三賢王旨意!”
只見趙南星胯下棕馬金鞍,腰佩鋼刀,沿街振臂高呼。
“汶陽百姓,無論男女,無論老幼,無論貴賤,全部速到打穀場接旨,不得有誤!”
一時間,人群湧動,在幾百羽林衛的看守下人們紛紛向打穀場走去。
於濱心中頓覺不妙,抱著徐子墨,在人群的掩護下俯身向道旁閃去。
眼見四下人潮洶湧,又有衛兵看守搜尋,別無去處。
這時,不遠處一座不大的東華帝君廟進入了於濱的目光。
曾經的經歷告訴他,現在村裡出現的這支軍隊恐怖異常!就是他們讓自己家破人亡四處流浪!
於濱來不及多想,抱著徐子墨躲進了廟宇當中。
四下望去,實在沒有什麼可以避身的地方,而外面的聲音又逐漸嘈雜,於濱也逐漸肯定了自己先前的預感。
於濱只好把徐子墨安頓在東華帝君的供桌下面,解下腰上玉佩與金銀細軟,連同那一包點心一齊塞到徐子墨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