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浪穿過一條條稻田中間的小徑,看到坐在田邊休息的奶奶,跟彎腰在田裡幹活的爺爺。

“奶奶。”

奶奶聽到熟悉的聲音,轉頭一看,果然是她的孫子。

“大孫,你啥盛港該來苟。”(孫子,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奶奶粗糙長滿老繭的大手拽著常浪,他並沒有覺得粗糙,反而覺得很溫暖,這是一雙勤勞的雙手。

常浪陪奶奶聊了一會,便穿著插秧鞋下了水田。

爺爺有點耳背,常浪連續喊好幾聲後,他才直腰站起,看到是常浪後,咧嘴露出殘缺不全的黃牙,呵呵直笑。

他自己不抽菸,但只要回老家,口袋總會兜一盒煙,他遞了煙給爺爺點上。

“不恰,你奶奶望著呢。”爺爺轉了身背對田邊的奶奶,衝常浪擠眉弄眼,後者也是心領神會幫他偷偷點上。

常浪下水田是來幫忙的,他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了三五根秧苗出來,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要點是靠手指的力量,讓秧苗脆弱的根部不受損壞,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插入泥土中。

秧苗與秧苗之間保持大概十厘米的距離,插完後人往後退,不能踩到剛插完的秧苗。

忙活了大半個小時,這塊地終於插完。

常浪上岸,換鞋時發現插秧鞋上有好幾條小螞蟥趴在上面,得虧他的插秧鞋夠高,沒有被它們爬到腿上。

“漏浪不要意許(路上不要玩水)。”常浪先回家,奶奶在後面囑咐道。

……

常金榮跟顧曉萍今天都上班,上午十點左右,常浪帶著爺爺奶奶來到姑父家,由於是自家親戚,所以要提前過來問有沒有需要幫忙的活。

常浪把賀禮放下後,來到內廳跟大姑父陳少芳打招呼。

90年代,陳少芳在江港市保稅區建了家油廠,主要生產植物油。後來公司經營不錯,開始製作奶油,特別是二次加工動物奶油,這一塊越做越大,是江港市小有名氣的私企。

內廳煙霧瀰漫,陳少芳靠在中間的沙發上,左邊沙發坐著一位中年禿頂老同志。

見常浪走進來跟他打招呼,陳少芳點頭示意他再坐下,別急著出去。

常浪坐在右邊沙發聽他們聊天。

這次藉著請客的機會,終於請來了,今年的進口奶油能吃到多少額度,全靠這頓了。

聽陳少芳話語間的語氣跟中年禿頂男子驚訝程度來看,陳少芳耗費不少人力財力好不容易搭上了線,等會有位重量級人物要過來。

在長輩面前不能玩手機,常浪端正坐在沙發上,氣氛十級尷尬。

“你是畢業了吧。”陳少芳切茶時問道,常浪嗯了一聲。

“我內侄,剛畢業,學西點的,幹不了這行,準備到我廠裡上班。”

中年禿頂男看了常浪一眼,接著跟陳少芳聊天。

聊天內容倒是跟常浪有點關係,他們都是生產動物奶油的,對西點這行也有所瞭解。聊華夏的西點,聊華夏人不應該學西點,畢業了轉行等於零經驗零基礎,不像其他行業畢業轉行學的知識還有點用。

之前在電話裡,常浪記得他媽說過準備讓他去大姑父公司上班,應該是跟陳少芳提前溝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