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周圍一片譁然。

“什麼?我沒聽錯吧,相邦大人也有作假的時候?”

“可不嘛,沒看見前面這麼多人作證呢,這還能有假?”

“噫~嘖嘖嘖,沒想到啊沒想到,唐唐相邦大人,竟如此愚弄大家。”

“誰說不是呢,還好意思擺出這麼個黃金臺來,你說他臉上臊不臊得慌啊?”

“造假就算了,還這麼明目張膽的,恨不得眾人都知道,真真是,恥辱!”

一時間眾人紛紛對呂不韋嗤之以鼻。

管事雖然低著頭,等待著陳陽的雷霆之威,但他眼神卻是掃向下首的眾人,面帶狠色。

周圍眾人正議論紛紛,忽的有感覺到被這道眼神掃到,立時打了個冷顫,縮了縮脖子往後退去。

雖說有侯爺在此,但誰也不希望被相邦府的人記在心裡。

一時間眾人紛紛後退三丈遠。

然而終究抵不住好奇心,大家還是站在遠處關注著相邦府外的事。

就聽跪在地上的人再次開口道:

“侯爺,實不相瞞,此書乃是小人們日以繼夜,廢寢忘食,歷經三年的時光才終於著成。”

“只是大家為相邦大人所使,最後書所成之日,相邦大人攜書而走。”

“眾位原本想著書籍也許有所失誤之處,想請求高儒幫忙校對,哪曾想相邦大人竟然直接於府門之外設黃金臺。”

“連日以來,我等一直在此處等候,就盼著有哪位飽學之士能夠為我們指正。”

“誰知這管事竟每每攜侍衛立於府門之外,這架勢,誰還敢上前來?”

“沒想到今日好不容易有一位兄弟能夠指正我等,卻被這管事如此對待。”

“我等實在是受夠了。”

“此書藉著我等的名聲,竟如此欺侮前來的文人,實在是有辱我等著書的初衷。”

“還請侯爺做主,為我等正名。”

這話說完,一群人立時應和:

“請侯爺做主,為我等正名!”

陳陽看向手中的《呂氏春秋》,不禁覺得“呂氏”二字明晃晃的有些礙眼。

再轉眼看向跪在地上的眾位文客。

陳陽心中立時下了決定,堅定的開口道:

“既然此書實屬眾位所成,乃是集百家之所長,再用‘呂氏’二字實在不合適。”

跪在地上的眾人聽聞此話,眼中流光閃過,滿含希望的看向陳陽。

其中一人提議道:

“既如此,還請侯爺賜名。”

此話一出,立時得到眾人的支援。

陳陽本想將此書完全交於眾人,此刻聽到眾人的話,再看向大家充滿希冀的眼神,終是嚥下了口中的話。

此一言,乃是眾位文客的希望,是他們燃燒的信念之火。

他們將此項重任交於自己,是對自己的信任,也是對此書最真摯熱切的希望。

旋即陳陽頷首略作思索,開口道:

“承蒙眾位不棄,今日陳陽為此書更名。”

“既是集百家所長,有諸位心血在其中,不如更名為《百家》。”

此名一出,立時得到眾人的響應。

“《百家》真不錯,一看名字就知道此書博採眾長,意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