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六章 骨肉親情
章節報錯
“瑜兒,你何時與八皇女結識的?”
張則瑜最近突然就被六皇女起用了,這讓張家也是猝不及防,原以為科考失利後,大房怎麼也得頹廢一陣子,沒想到人家到底比他們有福。張誠敬也是四處打問了許久,好容易才從一個想要巴結張家的人那裡打聽到,竟是八皇女向六皇女舉薦的。
“不知。”張則瑜搖搖頭。
張則瑜前些日子也是渾渾噩噩的,感覺陷入一個怪圈,失去了動力和目標,越是想起自己的失敗,就越沒有力氣再去努力,又暗恨自己的頹廢和墮落,如此往復。直到那日,突然就有人來通知她去六皇女府上任職,雖然是個很小的差職,但對她來說,卻是一個“涅槃重生”的契機。
張誠敬愣了愣,“不知?”
“是。孫女在六皇女府也只是做一些簡單的文書差事,並未與六皇女、八皇女見過面。”
張誠敬嘆了口氣。如今,帝皇上了年紀,且不久前時不時三病兩痛的,怕是不好。只是朝臣都不曾提立儲一事,下面的這些皇女成年者不在少數,時局如此之亂......
上回的事情,張家和謝家,怕是徹底掰了。只是謝瀾那老狐狸,不知是怎得,竟能從恭平王派出的人手底下逃脫,怕也是有自己不知道的底牌。她沒死成,恭平王自然就懷疑到自己頭上,真是前狼後虎,進退皆錯。
恭平王這些年做下的事情,樁樁件件都是殺頭的大罪,但她若想登上那個位子,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了,所以,她便扶持了一位皇女,以便來日作傀儡,叫她能挾天子以令諸侯。
十七個皇女裡,四皇女、十皇女和十二皇女夭折,而前面這些皇女又都年紀不小,翅膀硬不硬的不好說,但早也都有了各自的小心思,怕也不好完全掌控,所以恭平王便盯上了十四皇女。
這十四皇女除了年紀小,還佔了一樣,有個懦弱無能的父親,阮佳子。
按理說佳子的位分已是從四品,可阮氏卻是個任人踐踏欺凌的性子,阮家又遠在千里之外,無人撐腰。因為他膽怯,所以十四皇女也處處受到掣肘,唯恐做了什麼事情叫父親擔憂。父女二人在後宮的日子,也十分難過。
而這一切,都叫恭平王十分滿意。
既然站在了十四皇女的隊伍,自然就不好與其他皇女親近了。兩頭討好,稍有不慎,上面的怒火,都是他們承受不起的。
可眼下,他們張家估計也不能完完全全倚靠恭平王了。這個節骨眼,瑜兒貿然搭上六皇女這線,根本就不是福氣,是禍端啊!
若是恭平王記恨厭棄張家,此時,張家投奔六皇女,那就是陽奉陰違之後又意圖背主,他們只會死的更快;若是恭平王念著張家的好處,還想張家為她效力,此時叫瑜兒作六皇女跟前的眼線,那瑜兒的處境又變得如履薄冰......
“瑜兒,你不能在六皇女府上做事。”張誠敬有些頹然地說出這句話。
張則瑜聽了她說這話,有些難以置信地看著她。
為什麼?憑什麼啊?祖母當真是心疼她的嗎?她這些日子科考失利,祖母都未曾鼓勵和安慰過她,甚至都不怎麼見過她!可現在她好不容易有意外之喜,得了六皇女、八皇女的青眼,受到了提拔,祖母卻跳出來反對?
張誠敬看著孫女委屈的雙眼,心裡也十分歉疚難過,“瑜兒......咱們尚且還不知道八皇女到底是緣何舉薦你,更不清楚,六皇女到底是何打算.......她們二人的為人,祖母都不算了解......”
“難道不是孫女的前程更重要?這樣好的機會,自然是有風險啊!”張則瑜第一次打斷祖母的話,反駁出聲。心裡有一個聲音告訴她,這種事情,她必須為自己爭取。
張誠敬的聲音都啞了,只微微顫著,說,“是祖母對不起你......”
事到如今,她只好將事情告訴瑜兒了。
可張則瑜卻不想聽後面的話,她直覺,一定是什麼不好的話,要勸她、逼她放棄如今的好差事,又回到原點,沒日沒夜苦讀,一步一步科考!
“祖母!!!”張則瑜站起身,聲音陡然放大,隨後更咽道,“如果今日的人,換作是謝和雍,您是不是就允准了?”
說完,她眼角又淚光閃爍,隨後用袖子摸了一把,心裡痛恨自己沒出息,就衝出門跑掉了。這麼多年了,在祖母心裡,自己永遠都比不上謝和雍!她不夠膽大,她不夠靈活,她沒有好運道,可如今,她就算得到了好差事,祖母卻還是告訴她,她處處都不行......這到底為什麼!
張誠敬失神地看著她離開,心中掀起絲絲波瀾。瑜兒這孩子......是在怪她啊。
張則瑜一路跑到鄭氏的院子。
因為這陣子她得了體面,就連父親也風光不少,恢復了往日的神采。
張則瑜看鄭氏正縫製著鞋子,說是要送給她穿的。
此時的父親瞧著,身上都有著一層光輝,溫暖而祥和。
他看了過來,張則瑜朝他微微一笑。
“瑜兒,回來了?爹的寶貝瑜兒,餓不餓呀?想吃什麼?爹去給你做!”鄭氏起身朝她走來,越湊近了一瞧,才發現她似乎是哭過了,“......呀!!怎麼了?怎麼了這是?哭了?誰欺負你嗎?你跟爹說,爹一定替你出氣!”
人在委屈的時候,往往聽到一句安慰就會情緒崩潰。那一瞬間,好像開啟了閘門,積壓的情緒就沒了約束,不受控制地湧現出來。
張則瑜再也不能偽裝,卸下了所有的心防,痛哭流涕。
此刻,她只是父親的女兒,是一個孩子。
鄭氏見她哭的這樣委屈,心中只覺得疼痛萬分,而他也被這樣的情緒渲染,許久以來的壓抑讓他也跟著哭了起來。
再無須言語,二人知道對方的委屈是什麼。這般無所顧忌地哭著宣洩,亦是互相為依靠、互相能理解的緣故。也只有這份骨肉親情,是人世間最後的安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