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所在的草原距離咸陽太遠,更何況蒙恬追擊匈奴都快追到了貝加爾湖畔,傳信官快馬加鞭回到咸陽也要十來天,所以大秦暫時還未收到訊息。

時間回撥到影片播放後沒多久。

秦羽一人待在院子中。

這段時間不論白天晚上他都待在仙桃樹下修煉,加上蟠桃對他的加成,比起剛開始修煉時的速度可謂是天差地別。

這也就越發刺激了秦羽想要刷獎勵的心。

看看,大宋多麼繁華!

越是繁華,越是美好,後來的事情就越讓人心痛,造成的影響力越大,那麼系統生成的獎勵自然就越豐厚。

這倒不是秦羽為了刷獎勵故意顛倒是非剪輯出的。

遙記得那時候學習歷史知識,老師都用‘盛唐’‘弱宋’來形容這兩個時代。

可是,宋朝真要是很弱,怎麼能傳兩百年?

怎麼能培養出蘇東坡等一眾大家?

還能讓蘇東坡整日研究美食,做出流傳後世的東坡肉?

宋朝要是真弱,三大發明又是哪來的?

百姓日子過得不好,他能去研究那些工匠技藝?

後來真正去了解了宋朝,他只能說,‘弱’是真的弱,卻是某種程度上的弱,看起來很窩囊很丟人。

因為宋朝的事情很丟人,使得很多人不願意去深談,只留下一個‘弱’的印象。

跟五胡時期一樣。

後世人只知五胡時期漢人貧弱,卻不清楚悲慘到了何種地步。

因為這些事很丟人,知道的人大都羞於去談論。

但是,事實上,這個很丟人的,很不爭氣的,很弱的宋朝,其實算是歷史上最繁華的時期之一。

而且這些繁華不侷限於上層社會。

想想,平頭百姓都能穿絲穿絹布做成的鞋子。

那是何等的富庶!

想想,到處都是勾|欄酒肆,說書的,雜耍的,唱曲的,想怎麼玩怎麼玩。

那是何等的開放,令人身心愉悅!

再想想包拯,蘇軾,范仲淹,歐陽修他們,一次一次上諫,就差指著皇帝的鼻子罵:你他麼就是做的不行!

罵完他們的待遇如何?

包拯,該咋樣還是咋樣,留了個青天大老爺的美名。

蘇軾,寫《湖州謝表》被指諷刺朝廷,對皇帝懷恨在心,大逆不道死有餘辜,由此引發了著名的“烏臺詩案”,結果呢?因為趙匡胤定下的國策,本該被殺的他逃過一劫。

後來東坡居士放|浪|不|羈,該寫詩寫詩,該做美食做美食,該被貶被貶……毛事沒有。

其餘人也大差不差。

你罵皇帝?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