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被呂雉知道後,她找上張良逼迫他想辦法,恰好張良本人也不支援廢太子一事,於是向呂后獻計:“陛下看重的商山四皓(隱居在商山的四位高士),卻始終請不來,因為他們認為陛下對臣下態度一貫傲慢。若你們把商山四皓請出來輔佐太子,陛下看見,也許會有一用。”

呂后照辦,請來商山四皓,劉邦見後只能無奈地對戚夫人說:“他們四個人輔佐他,太子的羽翼已經形成,更難廢了,以後呂后真是你的主人了。”自此不在提廢太子之事。

等到了劉邦逝世,劉盈即位,呂雉成為皇太后,開始垂簾聽政,執掌大權,後來,又立下傀儡皇帝,她自己行使皇帝的權利,朝廷所有號令都出自於呂雉。

所有人都認為女子干政,必定會導致國家大亂,民不聊生。

但出乎意料地,呂雉雖然是毒婦,卻很有政治遠見,於國家上面無大功大過。

只是,因為她是垂簾聽政的太后,為了握住權柄,滋生了外戚勢力。

毒殺劉如意、囚害戚夫人、封賞呂氏一族、廢幼帝王立新帝等,穩固呂氏政權,令她大權在握,朝廷上下,只有她一個聲音。

善用朝臣,對內,進行律法修改,鼓勵生產,使得國家興盛不衰,對外,維持與匈奴的和平,使國家安穩。

民間聽聞她殺害婦孺,稱呂后為毒婦、妒婦。

而史官卻稱讚呂后: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

【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總結起來就是‘四海昇平,八方寧靖’。

“雉兒,我可憐的雉兒!”

山東某地,呂公的妻子抱著呂雉,哭個不停。

“可憐的雉兒,年輕貌美,跟隨那劉邦多年,操持內外,竟被他拋棄!魯元和夫婿被他糟踐,盈兒更是險些被廢!”雖然魯元公主和劉盈是呂雉未來的孩子,但愛屋及烏,呂媼對女兒外孫幾人疼惜不已,轉頭對呂公大發脾氣,

“都怪你個糟老頭子,將女兒嫁給那種流氓地痞!”

“怪我?若無……你是婦人之言!劉邦面相貴不可言,往後必能出人頭地,天道也承認了,我將女兒嫁給她,也是為了她好!”

“為了她好?!”呂媼大為惱火,她可是看到劉邦軍隊失敗時,女兒被項羽軍隊俘虜的場面!

“你要是為了她好,就不該把女兒嫁給他!”

“我……”呂公惱怒,劉邦確實貴氣,呂雉嫁給他雖然受苦,但皇后之位、太后之位如何不好?

只是他自知呂雉跟著劉邦確實受盡了苦難,難免有些心虛,忙轉移話題。

“如今能怎麼辦?依皇帝陛下的手段,必定要派人前來抓捕雉兒。”呂公看著面帶倉皇的妻女,一時間也不知怎麼辦才好。

“阿翁。”呂雉站出來,臉上有些蒼白,卻依舊保持了自己的儀態,“你曾經說過,陛下從不虧待功臣,此言果真不虛?”

“我從不妄言!陛下愛才,為人寬厚,彼時尉繚指責陛下面相不好,多次逃跑不願為秦所用,陛下抓回來後放低姿態,待尉繚極好,如今還在朝廷中擔負重責。”捋一捋長鬚,呂公有些感嘆。

“為父當年曾是呂……遠遠看過陛下一眼,那是一位有宏圖大志的帝王,不會因瑣事怪罪下面的人。”

呂雉聽了,若有所思。

“既然陛下是個寬厚的,若我主動認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您認為他會怪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