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劉邦稱帝?打他!(第2/3頁)
章節報錯
本該逃往江東的項羽笑著道:“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於是下馬應對追來的敵人,短兵相接,項羽一人斬殺數百人,隨後自刎於烏江。
此後,天下之大,皆屬於漢王劉邦。
果真應了范增那句‘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項羽可惜了。”秦羽搖搖頭。
力拔山兮氣蓋世,喑惡叱吒千人皆廢,項羽之勇猛,千古難有。
與之相配的自信,重情重義,絕不苟且偷生,更讓他看起來是一位十分具有人格魅力的大英雄。
只可惜,性格太過單純,偏偏又自負,這樣的人難以屈居人下,自己又沒那個腦子,註定只能作為悲劇英雄。
出於私心,秦羽給項羽增添了點戲份,也不枉他們同樣叫‘羽’。
……
項羽死後,無人與劉邦相爭,於是漢朝建立起來了。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諡號高】
幾個大字出現在劉邦旁邊,顯得他越發威武。
一個王朝的建立,隨之而來的必定是論功行賞。
於是劉邦開始對部下大肆封賞:
先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韓信七大異姓王,又按照功勞大小,依次分封酇侯蕭何,懿侯曹參等共145位功臣。
接連的封賞,讓影片外的眾人看了很是心動。
一些人想,若遇到志向遠大者,必定要結交一番,成大事者,可依附於他,從此榮華富貴在手!
大秦朝臣見了連連皺眉,按照他們的才智,看得出來這樣一個封賞功臣的舉動,必定會催生黔首們的野心。
可他們卻無法指責,更無法阻止,只能快速運轉腦子,想要將這事的影響消除。
不過,此事秦羽怎會想不到?
崇拜劉邦這樣的人?可以。
但是他們也必須要先知道劉邦的德行。
什麼德行……
畫面一轉。
剛封完異姓王,劉邦就開始提刀下手——
先是劉邦開始大肆捕殺項羽舊部,燕王臧荼十分恐懼,因為他曾經是項羽手下,才剛投降劉邦兩年,怎麼會不擔心被殃及?
恐懼的臧荼直接帶兵反叛,結果不到兩月,就被斬殺。
隨後,劉邦將盧綰封為燕王。
漢四年,長沙王吳芮在宴會上突然暴斃而亡。
漢五年,趙王張耳去世,其子張敖襲爵,娶其長女魯元公主為妻,但在漢七年時,張敖因對劉邦執子婿禮反被辱罵,其下屬密謀刺殺劉邦,事發後張敖被牽連,貶為宣平侯。
漢六年,有人告發楚王韓信想造反,韓信自認無罪,攜鍾離眜的頭顱覲見劉邦,結果立刻被拿下,卻不被信任,被貶為淮陰侯。
漢七年,韓王韓信被懷疑勾結匈奴,欲反大漢,被劉邦敲打,怕死的韓王信想起在他之前接連兩位異姓王遭難,認為劉邦要對他下手,於是投降匈奴,與匈奴一同攻打大漢。
有韓王信和匈奴聯手,劉邦自信率領三十二萬大軍迎敵,一開始節節勝利,軍隊產生了麻痺輕敵的想法,於是劉邦輕騎前往,結果被匈奴單于埋伏,被圍堵在白登山,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被困七天七夜才以陳平巧計逃脫。
此次白登山之圍,讓劉邦這位皇帝大失顏面,更加忌憚功勞高、能力強的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