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霄在戰鬥中急速成長,從都虞侯升了指揮使,他總是勝,和手底下的人所向披靡,成了各個指揮中的香餑餑。

万俟熊一想到銀霄是駐軍中出去的精銳,一邊自豪,一邊心中滴血,恨不能把銀霄弄回來。

最後在十月中旬,夏兵因為水源和遼兵發生了劇烈衝突,因為夏兵總是三番五次跟在遼兵屁股後面搗亂,遼兵恨

之入骨,把夏兵一路轟隆隆趕了出去。

中原趁此機會,趁虛而入,把遼兵也轟了出去。

三國暫時停戰,今上在論功行賞之時,又發生了一件小事。

文德殿丟了一個定州紅瓷賞瓶。

賞瓶究竟是讓人偷盜出宮,還是有人不小心砸碎後毀屍滅跡,沒有人知道,只知道守護宮中的禁軍竟然連一絲眉目都查不出來,最後不得不將文德殿女官和內侍帶去嚴加拷問,最終有十一人承受不住拷打,承認是自己打碎了寶瓶。

京都中忽然出現一首打油詩,在大街小巷孩童口中傳唱:「十萬禁軍護京都,無憂洞子耍威風,有朝一日丟花瓶,查的哭爹又喊娘。」

蘇停丟盡臉面,在今上面前受到訓斥,又讓臺諫一連參了四五本,滋味極其難受,也猜測是有人在整治自己。

只是想要讓自己吃這個啞巴虧的人是誰,又是為了什麼,他卻沒有眉目。

直到張旭樘從大相國寺中送出來一封信,讓他留意請功摺子,上有禁軍指揮使樓銀霄,此人就是在京都中夜探張家,又殺死張瑞的人,只是當時沒有叫破姓名,所以無人知曉。

同時,樓銀霄還是晉王的人。

晉王想要樓銀霄進入禁軍上四軍,步步往上,成為總指揮使,蘇停自然就成了絆腳石。

而且陷害從定州去年為銀霄請功就開始了,銀霄破例提拔的同時,蘇停也遭受了今上的疑心。

蘇停將前因後果細細思索,又把去年得到封賞的禁軍將士看了一遍,發現一切和張旭樘說的一樣——晉王正在不動聲色地搬開他這塊絆腳石。

他心中悚然,在夜深人靜時喬裝打扮,去大相國寺面見張旭樘,與此同時,封賞的旨意也到了定州。

今上從定州禁軍中選了二十個戰功顯赫之人進入京都上四軍,分別編入捧日、天武、龍衛、神衛四個指揮,銀霄從指揮使又變成了都虞侯。

上四軍的都虞侯自然也比在定州做指揮使要位高權重,這二十人也以他為尊,按理說這是好事,軍中對此卻很是遺憾。

銀霄是大將,應該領十萬兵,守衛疆土,怎能困於宮中,去保護一個毫無危險的人。

同今上旨意一同前來的還有葛仁美。

葛仁美因為時常牽掛著自己頭上那頂綠帽子,無心於朝事,在三司辦事不力,惹得董童英連連皺眉,在今上需要人前來定州暗中探查這二十人時,立刻把葛仁美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