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各人的心思(第2/2頁)
章節報錯
燕王還要再說,一直未曾言語的晉王忽然道:“陛下,遼國退兵,乃是大喜,加封請功的人恐怕也不少,不知請功的摺子可有一同送來?”
話一扯回軍情,今上又高興起來,順著這話明裡暗裡的讚美了自己好幾句,才讓魏橋結束宮宴,帶上晉王、燕王、嶽重泰、董童英,前往文德殿。
他原本要去張貴妃宴會處,此時也不去了。
晉王和燕王,如今就像是今上的左膀右臂,今上彷彿是對他們二人十分重視,無論何種大事都要將他們二人帶上,然而晉王清楚,今上只不過是為了窺探他們的內心罷了。
龍椅上的今上,已經感覺到了兒子對自己的威脅,所以時時刻刻防備,他自認正值壯年,還不是兒子上位的時候。
眼下這兩個兒子各自佔據半壁江山,十分平衡,他還稍稍放心,但是必須得時時刻刻留心,若是看到有哪一方太過出格,就要將他們打壓下去。
董童英因為足夠的老,平常又不得罪人,是張瑞之後的新一任宰相,然而這位董相爺白得了個執宰的名聲,實際上是個四處討好的糊塗蟲。
嶽重泰倒還是老樣子,一心一意的琢磨著腳踩兩條船。
這一行人心思各異,就在即將到文德殿時,燕王忽然落後一步,去了趟淨房。
他在淨房中收到了張旭樘遞進來的訊息,看過之後,又匆匆趕到文德殿。
進殿之時,蘇停正守在外面,見到燕王前來,便讓了半步。
半步便是他對燕王的示好——他知道自己得罪過晉王,晉王來勢洶洶,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縱然不能旗幟鮮明的站到燕王這一邊,但是示好也足以讓他在燕王奪嫡成功後得到一些好處。
他這個副指揮使,也許就能重新變回指揮使。
進了文德殿,董童英悄悄打了個哈欠,聽著嶽重泰說如何犒勞三軍,他強打起精神,忍住瞌睡。
大殿之中燃著氣味濃郁的百花香片,溫暖和花香在大殿中肆意奔走,垂下的布幔一重重鎖住了香氣,讓人萎靡不振,如同一潭死水的朝堂一般。
董童英在這香氣中腐朽,與他一同腐朽的,還有今上。
沒有真正發自內心的山呼萬歲,昔日裴太后在時朝堂上下散發著的蓬勃生機,如今已經變的一片荒涼——只有晉王和燕王的鬥爭日益激烈,張旭樘的手段日益殘酷,給這一番荒涼之景增添了一抹血色。
今上仍然在興致勃勃的和嶽重泰商議邊關之事,等說起請功的摺子時,燕王的目光才變得警惕起來。
“樓銀霄年紀不大,膽量和功績倒是異於常人,可謂是天生將才,此等人才,理應招攬進入禁軍。”今上讚歎不已,“雖然沒有廂兵做都虞侯的先例,但是他殺了耶律齊軫,也可以破例。”
嶽重泰點頭:“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將士之福。”
燕王拱手道:“此人能夠在千軍萬馬之中殺了耶律齊軫,身手一定很好,只是這樣的人,怎麼會名不見經傳,直到在戰場上才展露頭角?不知請功摺子上可有此人的來歷?”
今上將摺子給魏橋:“你們都看看。”
魏橋捧著摺子,眼珠轉動一下,便將摺子先給了晉王,待晉王看過之後,他又輕輕走向燕王,最後才交給董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