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刑司內起紛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小報傳遍大街小巷之時,兩張小報由一名青衣內侍送到了提刑司門口。
漆黑的門匾上刻著“京畿提典刑獄司”幾個金字,在月色下時隱時現,兩座石獅子默然不語,靜靜佇立。
黃庭從門內出來,接過小報,並未多說,轉身進入提刑司,從儀門轉進了監牢,進了獄神廟。
獄神廟中晉王與提刑司提刑使沈知節、副使鄧仲倫共商李霖案。
兩使正在滔滔而談之時,黃庭輕手輕腳走了進來,看向晉王,晉王立刻對這二使道:“二位請稍後。”
這兩人連忙閉嘴,看黃庭似乎是遞了文書之類的東西給晉王,便都坐在下首喝茶等待。
晉王接過小報,細看起來,他身後的獄神皋陶與他同看。
這個青面皋陶塑的比大相國寺金碧輝煌的羅漢像還要好,栩栩如生,滿臉正氣,手裡彷彿是攥了無盡的大耳光,犯人只要進了獄神廟,就會捱上兩巴掌。
小報上的文字密密麻麻,足夠晉王看上很長時間,晉王看過之後,面無表情地摺好,給了黃庭,隨後看向了提刑司正、副二使。
“咱們說到哪裡了?”
鄧仲倫連忙道:“說到劉求俞招認批了鹽引條子,他對李霖十分信任,因此沒有詳細查問,是為失職,至於李霖所做下的事情,他並不知情。”
晉王似笑非笑地看著他,面如冠玉,然而和皋陶一樣,威嚴肅然:“還有呢?”
“李霖私通私鹽販子一事,劉求俞更是一無所知,根據我們核查,他確實一直在京都之中,根本不可能結識這些人,那個吳陽也不知道劉求俞的名字。”
“所以你們的定論是?”
沈知節道:“我們不敢有定論,陛下讓您監查此事,我們自然都聽王爺的。”
話說完,他將劉求俞簽字畫押的卷宗交給了晉王。
晉王開啟來,從頭到尾細看一遍,末了捲起卷宗,對沈知節道:“你們只問了這些?”
沈知節一時不解,反問道:“王爺這話下官不明白。”
晉王冷笑:“你們問的都是微末瑣碎之事,於這案子有何用處?”
沈知節客客氣氣道:“王爺,提刑司問話,都是見微知著,您沒有審問過犯人,恐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對於李霖案,下官認為都已經審完了。”
晉王將卷宗推還給他,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面,聲音低沉:“李霖是如何得來的青白鹽?是通敵賣國,還是李霖自己就是夏國細作?
李霖賣的幾百萬兩銀子去了哪裡?究竟是給了張家還是給了其他人?
李霖能從中做下這麼大的手腳,是誰幫著他瞞過了董童英?
劉求俞既然認下了這樁案子,想必這其中的勾結,他應該都清楚,你們為何不問?
這分明是一樁大案,不僅有貪腐之嫌,更有賣國之嫌,你們提刑司這樣草草幾句,就打算結案?”
說到這裡,晉王的面容沉了下去,桃花眼更是連一絲溫度都沒有,冷冰冰看著兩人。
“是你們提刑司無能,還是你們在為劉求俞開脫,又或者你們自己就是張家的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