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的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文莊皇后在東陵朝臣的眼中,是賢德良善,可在慧昭太子夭折後展現的,是狠厲決絕的一面,直接震懾住了當時後宮裡蠢蠢欲動的嬪妃。
後宮和前朝從來都是一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後宮的安穩,也讓前朝平靜了不少。
當時的文莊皇后處境艱難,宣拖著病體也只能解決掉一個蘇貴妃,根本不能傷到蘇氏一族分毫。
等到文莊皇后身體漸漸好轉後,宣仁帝身體卻是支撐不住,一下子就倒了。
在臨終前,立下遺旨,將他唯一的兒子立為新帝,文莊皇后攝政。在新帝尚未親政前,國家軍事大事一切由文莊皇后做主。
一代仁君,就此駕崩。
宣仁帝在位十一餘年,在他執政期間,重經濟輕賦稅,徭役兵役大量減輕,百姓大多衣食無憂,生活怡然自得。
可宣仁帝崇尚文治輕視於軍事,重文官而輕武將,導致到了他執政的十多年,東陵朝中能征善戰的武將屈指可數,東陵軍事實力再不及過往。
對於朝堂朝臣,他寬容仁厚過甚,可以說,蘇相當權,是宣仁帝一步步縱容出來的。
可不管如何說,宣仁帝的功績有目共睹,後世對於的評價,大都是功過於失的。
宣仁帝是個真正的君子,但算不得是個英明的帝王。
蘇貴妃之子登基為新帝,遂了蘇相的願,可文莊皇后知曉,蘇相的野心,卻不僅僅如此。
一個權臣是不甘心永遠做一個權臣的。
而文莊皇后則是需要在蘇相野心徹底暴露時,給他致命一擊。
文莊皇后是將自己的孩子送去了敬親王府上,當做了敬親王的孩子,取名止衡。
“敬親王突然多了個孩子,難道沒引起旁人的懷疑麼?”夜姝凰忍不住問了。
她看史書時,上面記載,當時的敬親王和其王妃,感情甚篤,曾許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誓言,沒有通房侍妾,突然多出個兒子,怎麼可能不引起旁人的矚目。
西武帝笑了笑:“你當我西武先祖那個家奴之子,身份低賤的名聲是如何來的?一切都在文莊皇后的計劃之中。”
在世人眼中,夜止衡雖為親王之子,但他的生母,是爬床勾引主上,背叛主母的賤婢。
至於文莊皇后為何要如此安排,夜姝凰想,她大概能猜測到幾分。
在當時,文莊皇后能信任的,且能護夜止衡平安長大的,就僅只有敬親王夫婦了。
至於為何一定要將夜止衡留在京城,和皇室宗族還要扯上關係,大概文莊皇后也是不甘心吧。
不甘心本該是天命所歸登基為帝的孩子最終可能會成為一個無所作為的庶民。
文莊皇后想著,將夜止衡留在京城,由敬親王夫婦培養,她的孩子絕不會成長為碌碌無名的人。
可夜止衡長到十歲前,文莊皇后沒有和他見過一次面,也從未刻意打聽過關於夜止衡的訊息。
文莊皇后何其謹慎,她不能給自己留下一絲一毫的破綻,否則就是前功盡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