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變化(第1/3頁)
章節報錯
坐在小院當中,應白夜閉著眼睛,心神潛入,全身靈力調動了起來,在體內運轉冰靈訣,感受著自身的狀態。
這算是他每個月的例行活動,尤其是這一次剛剛突破到準通天境沒有多久,自身的實力有了一個巨大的提升,也是時候盤算一下接下來的方向了。
在靈訣方面,他這段時間並沒有修行新的靈訣,一個是因為現在所掌握的靈訣已經夠用,貪多嚼不爛,靈訣這種東西,並不是學得多就越強,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情況的靈訣修煉,才是正道。
另一個方面,他現在掌握的靈訣在目前的境界來說已經算得上是高階,眼界這種東西是會被養刁的,適合他的神訣不多,但能夠入得他眼的神訣同樣也沒有多少。
尤其他現在所掌握的幾部神訣當中,冰虛術是冰雪然贈予,脫離於更加高階的典籍當中,身為身法靈訣,其本身就已經算得上是最為頂尖的層次,在這部靈訣上,應白夜下的功夫不小,從開始修煉到現在,能夠掌握到的東西基本上都已經瞭解的很通透了,而剩下的一些比較疑惑的地方,應白夜推測,可能要見到完整版的冰虛術才能找到答桉。
與魔刑天的那場激戰中,單從身法上看,他算得上是穩穩地勝了一籌,魔刑天的速度並不如他。
而拋除開身法靈訣,其他所掌握的神訣中,覆海印,九天金烏訣,洛神百河渺,這歸屬於攻擊靈訣,其中九天金烏訣與洛神百河渺屬於主要的攻擊手段,兩種神訣各有特色,都有適用的範圍,比起神級中品的洛神百河渺,九天金烏訣在等級上差了一籌,但同樣的,消耗也要比洛神百河渺少上許多。
九天金烏訣身為殺伐型別的攻擊神訣,其本身的強度處於是攻擊靈訣當中上層的位置,按照之前的修煉情況來看,這部神訣大體分為三個層次,一,“熾陽高懸,赤地千里”,二,“金烏哀啼,血淚焚蒼”,三,“九陽同空,九烏同舞”。
修煉到了第三層次之後,這部神訣也就算是修煉到了極限,也許能夠有再進一步的可能,但是突破神訣本身的上限,這其中要付出的代價,不亞於修煉一部適合自己的上品神訣,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暫不考慮。
而洛神百河渺,這部神訣雖然在等階上看,是屬於神級中品的層次,可是和九天金烏訣不一樣,這部神訣的上限很高。
《仙木奇緣》
包括霜神清月照在內,與之配套的神訣應該還有一部才對,雖然應白夜現在不太確定那部神訣是否存在,在什麼地方,可是,如果假設真的有這樣一部同樣身為神級中品的神訣在,那麼三者搭配到一起,絕對能夠產生飛一般的質變。
而且,根據司青漁記憶傳承中的內容推測,這部神訣出自於上古至強者之一,洛神的手中,哪怕那時的洛神還未到達自己的巔峰時期,可即便如此,也早早就跨過了至尊的桎梏,這樣一位強者用心打造出來的神訣,又豈會是尋常神訣能夠比之的。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他手中唯一一部防禦靈訣,霜神清月照。
之前還不清楚,但是得知“霜神”這個稱呼屬於那位同樣身為上古至強者之一的冰靈帝尊時,這部神訣的含金量就已經十分明顯了。
在神訣當中,比起身法靈訣與攻擊靈訣,防禦靈訣要比兩者罕見許多。
甚至於,能夠突破中品階段,到達上品的防禦神訣屈指可數。
霜神清月照,已經能夠稱得上是其中的頂尖。
這兩部靈訣應白夜用的還算是熟稔,也就不多說了。
而離開靈訣之後,他的手段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冰靈訣中脫穎而出的冰天封寒指,以及神秘莫測,根本看不出等級的特殊手段衍天經,還有這一身十多年來,死去活來中換來的詭異寒氣,最後的最後,就是那一片隱藏在他身體最深處,廣袤無邊的極地冰原。
這些手段這段時間來說都有進步,尤其是衍天經,身為應白夜重點研究物件,它的提升可不是一星半點。
可以這麼說,在與魔刑天的那場戰鬥當中,如果這一身寒氣的重要程度佔比為五成,那麼衍天經就足足有三成之多,其餘兩成,是所有靈訣加起來的總和。
他現在的提升方向,就是以兩部上古法訣為基本,在冰靈訣與衍天經兩條道路上一同提升。
兩者都是重點,各方面的側重也不一樣。
寒氣的修煉是主要的戰鬥手段,而衍天經的內容更適合於他搞清楚一些想要知道的事情。
除此之外,冰天封寒指的變化很小,應白夜也沒有在這方面下太大的功夫就不多說了,冰原的話,直到現在,雖然多了一些新的應用,可也離曾經那樣藉助洛雨薇靈力與冰羽涅槃的力量短暫完全掌控的階段差的很遠,也就先暫且不提。
變化最大的,其實還是寒氣的應用。
在之前他在應龍城沒有修煉靈訣的時候,寒氣的爆發是他最為主要的戰鬥手段,而在那之後,一度,二度,三度,後來甚至到達了七度,八度,九度的爆發。
每一次境界的提升,就代表他能夠呼叫的寒氣更加冰冷,寒氣會更加強大。
而在突破到準通天境之後,他成功抵達了九度爆發。
九度爆發的寒氣有多強,他想,目前最瞭解這個答桉的人,就是差一點在這方面上折戟的魔刑天了吧。
除了上面這些描述,這半年來的提升還有不少,在突破到準通天境之後,這些東西就彷佛是積累許久一般,厚積薄發,產生了飛一般的質變。
縱觀整個北蒼大陸,同一輩中,能夠與他一戰的,恐怕也就只有比他大了好幾歲的魔刑天了,而魔刑天……
應白夜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睜開了眼,他看著湛藍的天空,微微一笑。
“也快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和你也是一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