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偷襲建奴老家,如果成功,絕對是名留青史的大事,只是方正跟他說,“老苗,我最信任的人就是你,除了你,我不相信任何人。”

苗人鳳自然感動的無可厚非,他向方正打了包票,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在,就絕對不會讓任何人染指斜烈站。

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防止有人去鳳凰城通風報信,方正可不想自己帶著戰利品回來,才發現老家被人給抄了。

同時方正還讓他接收源源不斷的難民,按照他留下來的訓練手冊,對這些人進行篩選。

合適的就編入新軍,不合適的,就發配去碼頭扛大包,去參與城防的修建。

方正領兵出戰,晉商侯小六提供了五百個人的後勤保障部隊,負責保障部隊的糧食、武器、彈藥補給。

一個成年士兵,每天的消耗在一升米左右,一千多個戰兵,每天的消耗就是一千多升。

再加上馬匹、騾馬、牛、驢和輔兵的消耗,這些人吃馬嚼的,一天起碼是二千升米打底。

十升米為一斗,十鬥米為一石。

所以方正的這支軍隊,每天要消耗二十石米,也就是2500斤。

方正只帶了五天的口糧,足夠他們從鳳凰城抵達大清國的國都盛京(瀋陽)。

方正的軍隊同時還準備了隨軍的大夫,讀過歷史的都知道,上過戰場的老兵,是最寶貴的財富。

這一戰打下來,肯定會有傷亡,方正希望借這次戰鬥,給自己的天雄軍積累財富。

到時候以老帶新,天雄軍的發展也就更加的順利。

領兵作戰,方正全權交給胡一刀,這一行為讓胡一刀感激涕零。

畢竟眼下都是以軍隊實力說話,誰的兵多,誰的兵強,誰就有更多的話語權。

許多地方因為部隊的統領權問題鬧的不可開交,適逢亂世,沒有一個傻瓜。

方正的這隻軍隊,身上穿的,是方正所設計的新式軍服,一水的黑色麻布,頗有老謀子拍攝的電影秦軍的氣勢。

而且每個人的頭上都佩戴了鐵製圓形頭盔,胸前插著整塊的鋼板,每個人的腿上還用棉布做綁腿。

這支造型奇特的隊伍,全都出自方正之手。

為此胡一刀還跟他大吵了一架,直到再一次對抗演習中。

方正率領穿著新式裝備的大頭兵,與胡一刀率領的,穿著大明盔甲計程車兵來了一場對抗賽。

最終的結果讓所有人大跌眼鏡,方正這邊多是輕傷,而胡一刀那邊則是重傷了十幾個,還有不少人被打斷了胳膊和腿。

原因就在於兩軍衝陣,最前面的人是身不由己,被後邊的人推著往前走。

就像海浪,最先受到衝擊的,總是前面的浪花。

兩支鋼鐵洪流對沖,方正的鋼板完勝大明的戰甲。

這是方正借鑑了歐洲中世紀重步兵,還有現代防彈衣做出來的成果,實用性和價效比遠超大明的盔甲。

至於說大清帝國的裝備,其實跟現在的明軍差不了多少。

至於為什麼野豬皮可以在野戰中壓著明軍打,純粹是因為統帥問題。

打仗最重要的便是氣勢,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