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刀沉默不語。

李東澤說的話也是實情,現在這個年月,工作哪裡是那麼好找的。

土裡刨食還得看老天爺的臉色,每畝地累死累活一年,也就收個百十斤的糧食。

除去交租、交稅、交餉,根本剩不下多少。

與其餓死,還不如加入小刀會。

方正對李東澤的提議很感興趣,作為一個後世穿越而來的人,本就不想多造殺戮。

在他看來,人口就是財富。

這些人都是同胞,只是犯了錯,罪不至死,就算死,也得死在跟韃子作戰的戰場上,要死得其所。

“李東澤是吧,你的想法很好,但是該如何實施?總不能隨機挑選一半的人,然後讓剩下的人把他們全殺了。”

“首先,那天晚上,參與草河堡搶掠的人,是絕對不能活的。”

李東澤點點頭,道:“不知道謝小刀還活著嗎?”

方正聞言,眼睛一亮!

他已經隱約猜到了李東澤的想法,如果是那樣的話,自己的隊伍又要壯大了。

“你小子,真他孃的是個人才,以後跟著我吧。”

李東澤大喜,當即跪倒在地:“敢不為大人效死!”

李東澤,遼東本地人,他的家就是在斜烈站。

他家世代軍戶,聽老爹說,往前倒三輩,還曾是一個百戶。

只因大明衛所制度敗壞,朝廷發不下糧餉。

自家的農田欠收,被鳳凰城一個姓孫的千總趁虛而入,低價收購。

從此,他們一家就成了孫千總的佃戶。

後來謝啟光兄弟倆來了,謝小刀藉助他哥哥的權勢,逐步蠶食鳳凰城周邊的田地,斜烈站也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李東澤不願意像自己的父親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索性加入了小刀會。

靠著聰明才智和本地人脈,在小刀會里面混成了插籤柱。

可是他嚮往的是堂堂正正的正規軍,就像袁崇煥、孫傳庭手下的關寧鐵騎一樣。

奈何那些軍隊都是富家子弟,根本瞧不上自己這些泥腿子。

但是方正的到來,讓他看到了希望。

在遼東這塊土地上,誰的拳頭大,誰就掌握著話語權。

只要你能有一支軍隊,不用多,敢跟韃子拼命,就連朝廷都得把你供著。

方正就是他的希望,他覺得這個錦衣衛身上,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吸引著別人向他靠攏。

而且從他的行事作風上看,這個人絕不是那種甘於人下的人。

剷除謝小刀,他居然是撇開朝廷,單槍匹馬,帶著這個姓胡的千總就闖了進來。

這裡面自然有他藝高人大膽的原因,但更多的是他不遵守規則,願意為了一個草河堡的百姓,冒著風險。

這種人,李東澤從來沒有見過。

他讀過太史公寫的《史記》,也知道本朝太祖皇帝的發家史。

他發現成大事者,都要像方正這樣,身邊聚攏一批能人志士,他不敢自比張良、蕭何,但是他不認為自己比樊噲、湯和之流差。

從來都是時勢造英雄,只要抓住了,就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