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不想承認,可是方正所說,都是曾經發生過得事情,胡一刀自信面對財富可以不動心。

但是他手下的弟兄可不一樣。

別看大家窮困潦倒的時候嘻嘻哈哈,但是一旦有了利益衝突,這種塑膠感情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那你說怎麼辦?”

胡一刀覺得自己的腦子真是有點不夠用,三百多個人,就感覺有些控制不過來了。

方正當即拉起胡一刀,“走了,再不去,天就要晌了。”

當許大茂開啟倉庫大門,方正和胡一刀兩個人還是被深深震撼了一把。

滿谷滿倉的糧食堆積成山。

現在的遼東,還不是後世肥的流油的黑土地。

也就是說遼東這個地方不是糧食生產地,而是一個耗糧大戶。

他們的糧食都是騾拉馬趕的,從關內運過來的。

“兩位大人,現有糧食共計十萬石,其中粟米三萬石,稻米六萬石,高粱米一萬石。”

明朝的糧食,一石大約是150斤,一斤將近600克,所以這十萬石糧食,按照一個成年人一天兩斤的消耗,足夠一萬人的軍隊吃兩年。

當然這只是平時的消耗,如果真的打起仗來,估計也就是幾個月的消耗。

畢竟糧食的運輸是有損耗的,而且打仗的時候,糧食的消耗會成倍增長。

但是方正和胡一刀還是非常開心,糧食就代表人口,有的時候不是軍隊不想多招兵馬,實在是手裡沒有餘糧。

如果有足夠的糧食,那軍隊的數量自然是越多越好。

胡一刀望著滿倉的糧食,喃喃道:“你有什麼打算?”

“當然是招兵買馬了,我跟你說,關內的饑民就跟蝗蟲一樣,鋪天蓋地的。”

方正給自己加了個狗頭報名:“我說這話不是歧視咱們的同胞,我從京師走的時候,北直隸一帶,因為旱災加冰凍,在京師附近聚集了十幾萬的災民。”

“我想安排人去將這些人給運到這裡來,與其在寒冷中死去,不如在烈火中重生。”

對於方正的語言風格,胡一刀還是沒有適應。

彷彿自己跟他永遠不在一個頻道上。

而且他的話裡經常蹦出幾個名詞,自己根本沒聽過。

不過結合方正的綜合表現來猜測,胡一刀還是大體能猜出方正話裡的意思。

“那咱們具體該怎麼辦?”

胡一刀是個很好的執行者,但他絕對不是一個決策者。

這一點從原著裡就能看出些許的蛛絲馬跡。

方正輕飄飄道:“派兩個靠譜的弟兄,就說鳳凰城這裡可以接濟難民,管吃管住,還給房子,他們肯定願意來。”

“對了,你跟他們說,只要願意來,每人還給一錢銀子的安家費。”

胡一刀傻眼了,按照這個操作,就是有座金山銀山也不夠用的啊。

“這能行嗎?如果他們到了這裡發現實際情況跟宣傳內容不符怎麼辦?”

方正笑道:“來都來了,想走就沒那麼容易了。”

現在的方正就好像後世,龐氏騙局從業人員。